在河南大学文学院的学习时间安排的紧紧的,收获也是满满的,非常喜欢讲课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感受着他们的爱岗敬业,看到了他们坚持学习所形成的儒雅气质,更深刻体会到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让孩子们学习的诗自己也会背;
如果,让100首唐诗宋词走进自己的心里,达到脱口而出;
如果,让书香晕染自己的人生,自己也会不断前进……
没有学生,我就自己先学习。
夏昼偶作
唐代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
“醉如酒”,喻南方暑热,用词生新稳切;“开北牖”,看似随意,实暗含精到的诗心:惟开窗,空气通畅,才能在暑气逼人的环境下酣然熟睡,也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山童敲击声。诗的末两句,以有声衬无声,益发展显了“无馀声”的静谧气氛。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见到,如王藉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这种有声的宁静不仅赋予大自然以生机和灵气,更给人一种静美、和谐的诗意。
我很喜欢这首诗,于是跟着冯利娜老师去读,想着诗的意思,一遍遍品读着……
5月6日,我来到学校,带领着孩子们学习《夏昼偶作》——
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比预期的好,因为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读诗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