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前几日在推送里说,如今这个世界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对于高考完要报大学的学生来说,选择城市最重要,其次是学校,报什么专业则最不重要。因为这个世界迅速地变化和发展着,可能你大学学习的内容毕业后就已经过时,处在这个时代,我们很难再通过一次选择实现彻底的稳定,做到一劳永逸。
这句说得对,但也不对。如果从罗振宇的个人经历来分析这句话,也是有一定说服力的经验之谈。城市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从武汉来到北京,正是北京这个伟大的城市,让他结识了最优秀的人才和伙伴,积累了先锋用户的赏识,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资本和技术支持,成就了他今天的事业。如果不是身在北京,罗振宇便无法成为今天的罗振宇。
学校对他来说是次要的:从华中科大的新闻系来到传媒大学读研究生,对他个人来说其实只是换了个地方读书学习。但通过传媒大学在广电圈垄断级别的人脉资源,罗振宇才会进入央视,做到制片人,积累了他最初的事业基础。这个学校影响的,是他初入社会几年的路,当然,这段路所给予他的,也不算少。
我们的系主任曾经在课上说,一个人若能成材,无论把他放在哪他都能发光。罗振宇就是这种人,专业对他来说最不重要,因为无论学什么专业,他都能保持着一直学习的习惯和激情,并且对于广泛学习的人来说,所谓专业反倒显得狭窄而受限。因此,没有人在意而大家也无需在意他到底学了什么专业。
当然,尤其是传媒一行,学识和思辩能力胜过一切,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因为传媒这行里,学什么专业的人都有,入行个一两年,专业上的所有壁垒都能消除。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罗振宇的话也有其误导性。他的这番话过于从个人经验来考量,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有着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罗胖这番话,只适用于聪明努力又自律的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学校和专业能带给人的影响也很长远。在学风良好的学校,就算是学渣也会因为周围人的努力而变得上进,一流的大学能把三流的庸才培养得优秀,三流的大学能把一流的大脑变成废材。大学最大的价值在于你遇到的老师和同学,有思想力的老师能用一节课点燃你的理想和追求,有思考力的同学能在与你的日常相处中激发你的灵感,鞭策你上进。但在学风不好的学校,即使是过去努力的同学也会被影响而变得怠惰,甚至会因为努力而变成周遭的异类,就算坚持四年不断学习,过程中也会因为知交甚少而失去许多乐趣。这样的学校里,大部分人都会庸庸碌碌,平凡一生。
就专业而言,理工类的专业选择还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专业间的差别都非常巨大,四年或者七八年所学的差异,正是行业之间的壁垒。比如学医学和学物理,毕业之后,可谓是隔行如隔山。当然专业间壁垒差异也不同,需要具体分析。
文科一些专业的壁垒也高低各异,法律等专业壁垒高,专业与否非常重要,新闻传播对外汉语等壁垒低,很多不学此专业的人依然可以入行。还是那句话,传媒一行,学识和思辩能力胜过一切,学习什么专业都无所谓,因为传媒这行里,学什么专业的人都有。罗振宇以传媒一行的经验概括所有专业的选择,确是以偏概全了。
当然,罗振宇所表达的想法如果换种说法,则会更显说服力。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来说,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大环境,一个时刻变化的时代、一个野心勃勃的青年人聚集的城市,能让最优秀的人获得最肥沃的成长土壤。专业最不重要,因为人生的路依然很长,未来的选择依然很多,时代时刻变化意味着你需要一直学习一直努力。人生本就是一段长跑,一时所学决定不了终身,包括高考成绩和专业选择,一直跑着的人才是笑到最后的人。考上名校便停止努力,你成就巅峰也就停留在了考上名校。
总结而言,伟大的城市吸引并造就有理想的人;优秀的学校塑造一个人的气质、眼界,并决定你成就你的下限;一个专业某种程度影响你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专业间差异巨大,可以影响你未来的职业道路,也不完全决定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