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中秋节,带着儿子去小区广场散步,不想在那里邂逅了一场“烛光邀月”活动。大人小孩围在一起,点着蜡烛,摆出各种形状,带点浪漫,又无比热闹。
或许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活动,又偶遇了几个同学,儿子兴奋异常,到处奔来跑去、在人群中呼朋引伴……只见遍布细密汗珠的脸上,在跳跃的烛光中闪烁着满心的欢喜与喜悦。
回到家里等儿子洗好澡、和他一起看完绘本之后,儿子躺床上听故事去了,闲下来的我,便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送给和同学一起度过中秋节美好夜晚的儿子:
孩子,请你记住 节日的快乐 不是大家在一起的热闹 而是在心里 记住那些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伙伴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童年一起玩闹的伙伴们,也开始一个个在我眼前闪现,与之相伴的,是和他们一起在西山的沧桑古塔下接拜塔果子、在豪雨过后的田间抓鱼、在砍好柴之后从上高山之巅向着谷底合力滚下巨石、在村子老祠堂的昏黄煤油灯下一起写字做作业的场景……
这些一起度过童年美好时光的伙伴们,有的小学毕业后就杳无音信,有的一起读到初中后没再相见,少数一起高中毕业后也联系渐少……大家都沿着各自的轨道,各奔东西。
此后的岁月,虽然忙于学业与工作,虽然不断有新的朋友填充,虽然开始逐渐看淡聚散,但这些童年的伙伴们,却从未在我心中隐没,而是如夜空中的繁星,时隐时现,一直都在。
随着年岁渐长,对于如雨后天空一般澄净的感情,也是日益看重。于是梦见童年伙伴们的次数越来越多,对童年伙伴们的思念也日益强烈。
经常与自己爆发“三八线”纷争的二年级同桌梅国萍,听说一直生活在石城;曾在四年级闹过一段“桃色新闻”的李欣荣,听说去了辽宁安居乐业;一起在县城读高中的李方贵,听说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经常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这些童年的伙伴们,虽然四处打听到了有关他们的这些消息,但已是十几年、二十几年未曾谋面。
当二十多年没见的李军荣8月份来到广州,见面的那一刹,我清楚地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那份激动。那一晚,很少喝酒的我竟喝得酩酊大醉;那一晚,五音不全绝少唱歌的我,竟然握着麦一通乱吼……
世事如白云苍狗,人生似雪泥鸿爪。时光在缓慢或飞快地流逝 ,与童年伙伴们在一起的那些经历,那种感情,早已在记忆中积淀下来,因为滤去杂质而更加纯净和清晰。
除了童年的伙伴们,还有我生命中的每一位师长、每一位朋友,他们每个人,都如一朵小花,开在我心里,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