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刺猬的优雅》似喜又悲的结局留下的思考:人们相信追逐繁星会有回报,可大多数最终却像鱼缸里的金鱼一般了结残生。我思忖着如果从孩童时代就开始教育他们生命是荒诞不经的,那大概会容易些吧,虽然这样做可能会夺走孩童时期的美好时光,但是成人后却能获得大把光阴。至少,我们会免去一种创伤,身处鱼缸之中的创伤。从懵懂无知耍闹,到羡慕别人世界里看起来不错的生活,那时总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意气风发地少年一路追逐前面尽是越来越近的渴望美好现实,有的人随着一路的游走遇见现实,想象着未来,也有什么也不想走哪是哪的安逸木然,也有听着看着便有着画好的轨迹,一路顺着走来……一路上被告知,被进行式的看见,感受,思忖,疑惑,选择,而大多数习惯的是,我们从来都是局限在自己根深蒂固的感知之中,却不能放眼看周遭的世界,生命的轴线上成为直线式的展开,而更严重的是,我们放弃认识他人,而认识的仅仅是我们自己,然而却无法再这些永恒的镜子上认清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点,意识到我们在别人眼里只看到了自己,我们是大漠中的孤影,也许我们可能会发疯吧。忘记了本有的色彩,单色显示屏上显示着彼此之间的存在,却是一个个被自动化的距离隔开,单一,即便是一起也不曾真正有的合一,只是表象的呈现,实际的背后却是不敢面对的残酷。我们成了自己的影子,也活成了生活的大多数下的刻画。他说: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这世上一定有一个能感受到自己的人,那人不一定是恋人,可能是任何人,在偌大的世界中,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也许这是最真实最温度的告知。
常常在人群里行走匆忙,眼神里带着坚定和冷酷。进入一个群体感受到兴许的温度,就放下戒备,温和和傻气在不自觉里流露出来,想也不想时刻准备着。随口而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对方忌讳的。其实对方并不一定会把你当做无过失的存在。你以为的对对方好的,有时候对方觉得那是一个警惕信号。
兴许会给你很多的警告,因为你单纯以为的好,只不过是你自我表达。对方会用事实的真实真切来给足你面子。现实就是让你经历现实。有些东西或事情你自己知道就好。不用过度热情。因为这回是一种错误。孤独吧!也会是一种护法。成年的世界里精彩而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