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913
【人物学习】
JL师妹:
其实我很能理解师妹刚来焦虑的状态,担心发不了论文毕不了业可是怎么办呢。看到他们,真的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所以,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只能去了解说她到底背后的焦虑来自何方?我们能够如何去消除这个焦虑?
她过早的实习,导致她看到的师兄师姐研三找工作的状态都比较崩溃,一周里面大部分时间在忙着找工作刷题,然后剩下个周六天晚上忙着调试小车,等待周一的组会来临。
所以,看到这种状态,让她看到了以后的自己可能会面临的情况,些许焦虑与不安。
同时,听到师兄师姐个个都是奔着找工作的,所以也是违背了自己想要深造的念头。让自己觉得痛苦不堪,所以焦虑就涌上心头,想要通过换方向或者至少做个其他相关的,早发论文发好论文,然后顺利毕业。
会想说,在那个年纪得经历的,或许就是挺过那个焦虑,回头看看稚嫩的自己,对着过去的自己笑一笑,然后继续上路前行。
看到现在的自己,告诉自己说,别焦虑,焦虑没用,稳定心,然后向前大步走。
【作品学习与读书】
《桃园明圣经》1遍
脑力大挑战第四季1(Brain Games),蛮有趣的节目,看了对自己真的会有新的认识。个别做了一个记录
同情心:BxR>C即:利益x关系>成本
上瘾:奖励寻求机器,喜欢故事。只要故事未完待续就会上瘾。
仅使用意志力来对抗上瘾的策略是会失败的。--->转移注意力
看手机主要是因为某种追求,而不是幸福。
关联:视觉与听觉的习惯联系。 音韵学
摸脖子:有压力的表现,害怕;
双手交叠:胆小鬼;
伸懒腰,侵占别人空间:进攻者,想当老大;
双手成尖塔状:副手;
让自己的高度超过其他人,手按桌子:权利姿势;
《当下的力量》
4.2 一般的无意识和深层的无意识
你所谓的不同程度的无意识状态是什么意思?
你或许知道,在睡觉时,你是在无梦状态和有梦状态中不断地转换。与此相似的是,大部分清醒的人也仅仅在普通的无意识状态和深层的无意识状态中来回转换。普通的无意识状态指的是你认同于你的思考过程、情绪、反应、欲望和好恶。这是大部分人所处的正常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被你的自我思维所控制并且你还意识不到本体,这不是一种剧烈痛苦或不快乐的状态,但是你会有持续的、轻微的不安、不满、烦闷或紧张。你可能体会不到这一点,因为这种状态占据着你生活的大部分,就像你不会意识到一种持续的、分贝很低的背景噪声一样,比如空调发出的嗡嗡声。但是当它突然停止时,你就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许多人利用酒精、药物、性爱、食物、工作、电视或购物作为麻醉剂来消除他们的不安。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这些适量使用可能会使你非常欢乐,会让你产生依赖,并带有强迫性,而你通过它们所获得的只是短暂的缓解而已。当事情出差错了或自我受到威胁了,当生活中遇到巨大的挑战、威胁或损失(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或当你的亲密关系发生冲突时,普通无意识的不安状态会转变为深层无意识的痛苦——这是一种更为剧烈、更为明显的痛苦或不幸的状态。这是普通无意识的强化版本,它们的种类相同,只是无意识的程度不同。
在普通的无意识状态下,对本然的习惯性抗拒或否认会创造大部分人认为是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安和不满。当这种抗拒通过一些挑战或威胁得到加强时,它就会引发愤怒、剧烈的恐惧、攻击和抑郁等强烈的消极情绪。深层的无意识通常指的是痛苦之身被激活并且你被它所控制。如果没有深层的无意识,身体暴力是不可能出现的。当一群人或整个国家进入了这种集体的消极能量领域时,这种暴力就更容易发生。
普通的无意识状态指的是你认同于你的思考过程、情绪、反应、欲望和好恶。这是大部分人所处的正常状态。
衡量你意识水平的最好指标是:你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时,一个已经无意识的人会变得更加无意识,一个有意识的人会变得更加有意识。你可以利用一个挑战来唤醒你自己,或者你让它将你拖入更深的无意识状态。这时普通的无意识就会转变成一场噩梦。
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你不能全神贯注于当下,比如你独自坐在房间里,在丛林中漫步或倾听别人说话,那么当事情出差错或当你面临很难应付的人或情况,或陷入失落或遇到威胁时,你当然不能处于有意识的状态。你将会被某种反应所控制,这种反应通常是某种形式的恐惧,它会使你进入深深的无意识状态。这些挑战是检测你意识水平的方法。对你自己和其他人来说,只有通过观察你处理这些挑战的方式,才能看出你的意识水平。
所以当事情进展相对顺利时,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更多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种方式,你会在临在的力量中成长,它会在你体内和你周围产生一个能量场,这个能量场有很高的振动频率。无意识、消极心态或暴力无法进入这种状态或在它之内无法生存,就像黑暗无法在光线下生存一样。
当你学会作为你的思维和情绪的观察者时——这是临在的重要部分——你可能会为你感受到的普通无意识的背景噪声而大吃一惊,你也会意识到你的内在很少真正地感觉到自在与放松。在思维的层面,你可能会发现以判断、不满和心理投射等形式出现的内心抗拒,它使你远离当下。在情绪的层面,你可能会发现大量的不安、压力、烦闷或紧张。这些都是在思维的习惯性抗拒模式下产生的。
【思考】
由于昨天回宿舍没有带电源线,晚上看一些视频导致电脑没电了,早晨没有按时完成晨间日记,结果下午突然有临时任务需要完成,导致现在才完成,实属抱歉,对自己,也对下的承诺。
那么今天想说些什么呢?
心理感应:
或许你会觉得说,什么?心灵感应,这能信嘛? 我信,万事万物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来挺闲适的一天,然后,突然接到老师电话变得不淡定。
其实也有想到,但是没想到是比之前想的更责任重大的事情,就是要重新立组,然后招兵买马,然后制定方向规划。突然就觉得亚历山大,来源于,或许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挑战,也当然觉得自己水平还是很有限的。但另一个层面,内心有比较欣喜,因为之前想要说,不想在特定属于哪个组了,而是想要单独出来完成一些事情。正好老师也设想到这些事情了,做了安排。
算是一种感应的产生吧,同时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重塑的过程。不再是那个曾经不自信的自己,啥事情面前都要退步,而是,既然来了,不如面对,而且要好好的面对,做一些事情。一点一点来分解完成,来不断去对接和解读老师的希望和方向。准确理解,是成功分解任务的第一步,然后逐步去完成小部分的东西,拼接成一个大部分。
嗯,所以说,一点一点去完善这个过程,去不断成长,作为一个能够成长起来的人。别被一切条条框框所局限自己,而是,努力去变成解决问题的小能手,同时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解决大家的问题。
【每日一句】
一定别让自己太闲了,容易无事生非。
【梦境】
无
【每日反思与改过】
前一天舍友不在,然后自己无所事事的出去了一趟,回来迷上了《脑力大挑战》,看了好久,本来该睡觉,也安排了绘画,都没有去做,嗯,没有按计划实施的结果就是事情被延后了,睡觉也延后了。其实这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