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趣味人性词典

大自然是神奇的造物主,在千奇百怪的世界中,我认为人类这个物种,是最神秘最有趣味性的。翻开《真香定律》,一一分解人类行为的本真,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曾经,心理学似乎在普通人心中是一个很高级很神秘的存在。心理医生似乎也披上了这件神秘的外衣,好像被心理医生望一眼,大脑和灵魂都变得赤裸裸了。近年来,随着心理学趣味科普读物的增多,新媒体多元化的普及,心理学也不再高深莫测了,生活中有关心理学的交流也越来越普及:科学养育孩子,总要懂点教育心理学;夫妻相处要想融洽,似乎也得了解一点两性心理学……一般的心理学科普读物,还是会遵循心理学科学研究的过程从概念解释一路阐述,但在《真香定律》中,似乎像是在阅读一个个小故事,又似乎在学习一些生活中需要的心理学知识。因此,我将它称之为:趣味人性词典。

人类行为真的太有意思了,打死也不吃的饭,转头为什么心甘情愿直呼“真香”,恨不得多吃两碗?开车出游的时候,为什么总感觉回程的路比出去的路要更短?穿针的时候,为什么越是全神贯注,越是不容易穿入针孔?……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总会在生活中想到这些有的没的“为什么”,这些问题总是在遇到的时候就闪现在脑海中,一旦脱离了这个场景,我便忘记了,然而下一次有类似的场景出现,同样的问题又会闪现在脑海中。这些小问题,终于在这本趣味人性词典中找到了答案,满足!

李玫瑾教授说:“所有的社会问题,在我这种搞心理学的学者看来,都是人的问题”,一语中的!作为一名社恐患者,我在与人相处,在团队工作中总是有些不自在,有很多事情不知如何处理,尤其是很担心说错话,每次与不熟的人交谈或者在集体面前发表看法,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负担,每次都需要反复演练,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好不容易轮到自己讲话的时候,常常因为心理紧张而语速很快,事后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发挥不好而感到懊恼。为了改善我自己的语言表达状况,我也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从书中琢磨出了一些办法,比如说在集体交流分享中,我把大量的精力用来制作精美且充实的PPT,有时候还会选择一些音乐,尽量让PPT带给大家更多的冲击,让听众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看到了什么,而弱化了听到我讲什么;在语言阐述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放慢语速,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我的想法,并尽量将自己的角度置身在听众中,引起他们的共鸣;在和同事、工作对象个别交流的时候,尽可能地真诚赞美别人做得好的地方,说出自己的受益之处,最后再表达自己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多年刻意的练习,在工作中的语言交流对我来说,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压力了,当我翻开这本《真香定律》时,发现我曾经刻意练习过的技巧几乎在这本书中出现了,比如“阿伦森效应”、 “73855定律”、 “郝洛克效应”,忽然生出相见恨晚之感,如果能够早几年碰到你,该多好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