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功用

                        本文根据瑞泰优康创始人                     

                                    杨正午演讲整理


哲学家都说哲学是无用之学,那哲学为什么会存在呢?这是我们逻辑探讨的一个奇点,到底哲学是在哪里生发的呢?

我们都知道所有生物是被基因规定的,有机体是DNA为了产生更多DNA的一个载体,鸡是鸡蛋为了得到更多鸡的DNA的一个载体,DNA有机体一代代的死亡,所以生命在这个世界存在只有两个使命,生存和繁衍。这两个使命在它的欲望表现上可以依次表现为食欲和性欲。

而唯独人不同,人在这两个欲望之上才发展出第三个欲望,就是求知欲。

孔夫子有句话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今中外大量的先哲,比如苏格拉底、布鲁诺等人是可以牺牲个人性命来换取对世界的“求知”,在生命和好奇心上他们宁愿选择“知”,这就是求知欲的力量。

古希腊先哲去研究“知”,哲学是从这些地方派生出来,其实就是他自己内外好奇心的驱动,它确实没有用,完全是一个智力游戏,完全取决于先哲们对这世界的好奇,去探求表面事物背后隐藏的是什么,真正的“存在”是什么。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非存在,真正存在是什么?所以把它称之为“本体论”。

毕达哥拉斯说本体是“数”,德谟克利特说本体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2000多年前原子论到今天依然是物理学科、科学世界最前沿的思想,我们今天还在探讨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物质,这就是哲学的力量,也是逻辑思考的力量。

2000多年前的探讨成为今天最前端的部分,也包括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它其实也是一个哲学探讨,他的定理逻辑之缜密让后人无法再多加任何一条,今天初中生学习几何必须学欧几里得的几何,它当年是一个哲学思想,到今天它也是如此稳定。

所以在整个知识领域有存在着鄙视链,这个知识领域的上游学说或者说“上位科学”是哲学,哲学是探究根本之学。

哲学之下是科学,科学璀璨明珠是数学,今天我们讲创新、创业、管理、品牌等等,是处于基础科学更下位的学问。

上位科学可以对下位科学形成降维打击。

薛定谔1943年发表的“生命是什么”,目前依旧是学生物学绕不开的学问,薛定谔用物理学和化学的思维去讲生命科学,尽管当时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幼稚,它的很多概念还是错误的,但他率先用物理学熵增引入生命科学,他认为生命是有序的过程,既然它是有序的过程,它必然吸收很多能量来维持自己的存在,所以他提出生命以“负熵为生”。这句话依然用于今天理解生命科学,这就是用上位科学击打下位科学摧古拉朽之势能所在,几十年后它依然对人类有效,依然没有错。

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创新、讲发展为什么要讲生物学、讲科学,讲哲学原因之所在,因为他们都是上位之学,只有从这个角度去想,你的思想才能保证稳定向前。

今天的我们完整经历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文明,整个人类社会仅存在过这三种样态,今天随着基因编码等新技术出现,我们可能很快处于后信息化文明,因此今天很多传统的商人已经生存维艰了,过去靠一买一卖就能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任何还能生存的商业它必须有内涵必须有文化,所以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商业环境这么难,是有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商业已经换挡,如果你没有独特的想法,今天你做的商业就是不性感,是不能再继续存在的。
今天已进入后信息化时代,我们用改革开放40年时间摸着石头过河,今天那个石头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今天怎么做商业,只能从上位的科学里面找到思想来源和精神来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