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结论,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初高中语文老师的书。
从书的目录“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小品文”就能看出,这本书讲的是语文的基础知识。如果初高中有认真学语文课本,甚至会发现这本书里很多观点都“似曾相识”。
个人觉得这本书不适合文学素养很深的爱好者,但是非常适合语文基础不牢固的人,原因如下:
一是很多人的语文基础并不好,能通过这本书温习一些最基础的知识,比如记事文的顺序等;
二是这本书很薄,文字也很浅白易懂,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能读完(我只用一晚上时间就读完了);
三是这本书里的一些观点,对于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
除去对文体基础知识的梳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以下三点。
1/小说鉴赏与叙事文的流动
“一件事的展开虽有一定的速度,但叙述这件事的文字,它的流动却有快慢。将事件展开的情况绵密地叙述,把事件中各方面详细地描写的,是慢的叙事文,只述事件的概要,和其中各方面的大意的,是快的叙事文”
作为非专业人士,过去我读小说完全是依靠感觉来判断文字的好坏。每次看到有文学评论里谈到小说的叙事节奏就懵了,而这里提到的文字的“流动”就非常好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流动快则叙事简略,流动慢则叙事详细。
小说作者于是可以通过叙事详略来控制文章的流动(即节奏),这其实就是初高中语文学习中谈到的“详略得当”。
但是私以为“详略得当”这个词对于鉴赏小说而言实在意义不大,知道哪里详写哪里略写对于读者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详略安排对于文字的流动的影响,也就直接影响了读者阅读时的感受。
2/写作时不要胁迫读者的态度
“我国旧式文字中往往以作者自己的态度,胁迫读者起同感。……其实这是强迫读者的无理的态度。悲不悲,乐不乐,读者自会感受,何必谆谆然教诲人家呢?”
作者批评的是旧式文字,然而如今很多文章里也存在这个问题。
如何避免在写作中胁迫读者的态度呢?
多描写少评论。
其实作者的情感态度,完全可以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写暗示出来。只要善于描写印象,就能感染读者,自然能使读者感同身受。
对于叙事文来说,作者突然跳出来“直抒胸臆”,远不及通过对事物或是场景的描写暗示自己的心境感受,这一点也是写作时需要注意的。
3/练习小品文/写日记时的注意事项
“一味抒述内心生活,虽嫌虚空,然账簿式的事实排列,也实在没有趣味。因此,最好的日记是于记述事实之中,可以表现心情的做法。”
作者提出通过写小品文来练习写作,这里的小品文也包含了日记。
然而坚持写了四年多日记的我,过去并没有有意识地把写日记作为锻炼文笔的方式,而只是当做记录生活的习惯。
因此我的日记里反复地记录着我每一天做了什么事、上了什么课、看了什么书,最后变成了日程表一样的存在。
这样的“流水账”当然不能提升文笔。
要想通过写日记练习文章写作,首先要明确自己写的每一段文字的意义,不能散漫的写。更重要的是,在记录事实之余一定要描述心情或是收获。
通过写日记练习写文章,重要的是让日记富有趣味、要让记录不止于记录。
中华书局出版的“跟大师学语文”系列书我已读了两本,印象最深的倒不是对于书中对于写作的指导,而是那个年代的大师们的教育理念。
如今我们倡导“我手写我心”,但是从课本中却不怎么能真切感受到。反倒是这些书中作者一再强调作文要“诚实”、要有充实的材料、要学会组织材料,这些朴素的道理在写作前也许觉得很简单、甚至是不值一提,但是真的开始写作之后就会有很深的感触。
不要随便把文章写得不够好或是无从下笔归因于文笔,而要切实的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是材料不够充实还是组织有困难?如果是材料不足,怎么补充和梳理材料?如果是组织有困难,就从文体上找规律。
总之,就普通的好文章而言,写作时是有规律可循的。
找规律,勤练习,然后从练习中发现不足,这大概是最朴素也是最有效的进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