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村上春树写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很简短。文中所写的内容,我相信,长时间长距离跑步的人和不跑步的人,肯定有很不同的体验。
准确的说,我是从今年6月份才开始大量跑步的,之前都是断断续续,跑跑停停,几无效果。到今天,算是比较认真地跑了5个月了,开始是一直跑5公里,到了5公里,就再也不想多跑一步。后来偶尔有一次跑了7公里,感觉还可以,接着跑5公里,后来有一次来了兴致,跑了十公里,感觉竟然还不错。就连着6天每晚都跑10公里,结果是那段时间做了整整一周的噩梦。后来就减缓了跑10公里的次数。到现在为止,跑十公里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我平时的心率一直维持在55次/分钟,远低于正常值,从高中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只是从来没意识到这样慢的心率特别适合长跑。
我平时的作息是早5点起床,晚10点上床睡觉,一天七小时睡眠。在没跑步之前,我就习惯了这种状态,白天精力也不错。从开始跑步之后,在这种作息下,精神更好了。我喜欢早晨起来就去跑步,5点多点,路上人很少,只有环卫工人在忙碌着。这种感觉很棒。跑完冲个澡,开始忙手头的活儿,一天不会犯困。前段时间跑完忙会还需要睡个半小时回笼觉,那个时候是体能还没跟上,现在好多了。
跑步,身体会疲乏,但是跑完精神很好,简直就是充电。
之前一直在公园转圈跑,后来转够了,感觉一圈圈跑太累了,就开始去大马路上跑,从此开始喜欢上了在人行道上跑步。从繁华的闹市一直跑到近无人的郊区,那种穿越感,让人很痴迷。
长距离跑步的过程就像一次断断续续的冥想过程。后半段,你只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大脑几近排空的状态,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想去想。跑完大脑很放松。从结束点走回家的那段路,是最愉快的一段。
在经历了情感的大跌后,我跑了第二次半马,傍晚,一个人从闹市跑到郊区,再跑回来,虽然膝盖伤了,但是整个人内心的痛苦与不快得到了释放。如果我这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兀自坐在家里,那只会越来越痛苦。
集中力和耐力,长时间跑步都可以得到锻炼提升。在和已经工作了的同学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学习,或者说读书吧,最常听见的抱怨就是坐不住,十几分钟就受不了了。一年多之前开始每天读书,到现在,早晨跑完步坐下来完整读一小时的书,晚上睡觉前也完整读一小时的书,对我来数已经不是什么挑战。周末的时候,在图书馆读一上午或者读一下午的书,也能坐的住。这里面,多多少少有跑步带来的功效。村上在他的书中提到了集中力和耐力,这两点,想成事,必不可少。
我会继续跑下去,无关成绩,纯粹是享受跑步的过程。
这种图片,会给我很大的冲击力。大马路上,一个人孤单的跑着,但是这份孤单是你自己主动选择的。
Pain is inevitable.Suffering is optional.
附:两次半马
十公里跑得不吃力之后,有次出门跑,跑完后有余力,就跑下去了,最后跑了十七公里,脚疼的不行了,只能停下。但是这次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十分相信自己可以跑更远。隔了两天,正逢休息,天气很好,身体状态也不错,心血来潮,做完热身运动就去跑半马了,21公里啊。我就从住的地方开始朝着黄河的方向跑,跑啊跑,旁边就是呼呼的车流,我在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来回穿插跑着,时不时还要躲避障碍。耳机里单曲循环着电影《洛奇》的插曲《Gonna Fly Now》,当我跑到黄河时,才一半的距离,过了黄河大桥,开始折返。这时候状态还很好,到了13公里处,能明显感觉脚底板起泡了,脚丫子开始发酸,但是身体还有很多的能量,并不疲乏。最后以1小时46分钟完成首个半马。
第二次半马是在前天傍晚。这次,膝盖竟然受伤了。全程体力完全足够,到了13公里处脚丫子开始发酸,膝盖突然疼了起来,但是为了完成目标,硬撑了下去。后面等红绿灯时一停一跑膝盖已疼得不行。后面我根本就不敢停了,这么跑着膝盖的疼还不那么熬人。1小时44分钟完成,配速4分57秒,还破了十公里的成绩。等我拉伸完走回到家洗完澡,才发现膝盖已疼到难以走路。最近两天没敢在跑,还有稍许疼,明天再休息一天再跑。
如果把我比作一辆汽车,我的发动机马力和油箱的油量跑半马都是有结余的,就是我的脚,也就是轮胎,还难以承受这么远的距离。
跑步教训:
1、跑步要量力而行,在挑战长距离跑之前基础的跑量要跑够了。十公里目前是我的基础跑,需要持续跑十公里。
2、长距离跑身体某部位开始报警时,一定要做好调整,不要硬撑,尤其是膝盖部位,最好停下结束跑步。
3、拉伸!拉伸!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