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到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之所以倡导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
今天阅读了第五章学生常识:教育最需要的常识 第27节.把儿童当儿童
为促进孩子的生长,教育者总要提出各种期待和要求,它们可以转化为孩子生长的力量。但并不是所有的期待和要求都有教育价值,都有健康的生长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孩子说出成年人才能说出的话,做出成年人才能做出的事情,思考只有成年人才会思考的问题。一直习惯于按照成人自己的人生理想去预设和规训儿童,一直依据成人的精神需要去利用儿童。
在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潜意识里,总是期望孩子的童年越短越好,进入成年越快越好。
其实,当我们急不可耐的催促童年世界,像成人世界迈进时,童年自身的存在价值就被忽略了,儿童自己的童年生活就被我们成人剥夺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占尽了少年人的道路,吸尽了少年的空气"。
童年世界应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它是人生不可绕过的必经阶段。我们应该把童年时期的幸福,真正的还给孩子。要让儿童体验享受童年才会有的快乐。
为此,我们必须做三件大事,一、尊重童年特殊的生命生长价值,把童年还给儿童。二、不把儿童当做"小大人",把儿童当作儿童。三、让儿童说儿童的话,让儿童做儿童的事,让儿童过儿童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世界,这样的儿童,自己的宇宙是儿童自己创造的,儿童拥有创造他自己的世界的权利和能力,我们任何成年人都不可剥夺这种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