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完了根据冯唐小说《北京,北京》改编的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
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但电视剧的结局有些悲凉,也有一些温暖,毕竟大多数人的归宿是婚姻。
我看到了依据台词是秋水说给柳青的:食物是燃料,爱情是燃烧。把这句话当作了本文的标题,我想表达的是生活虽然重要,除了这两样最基本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做,但食物与爱情是每一个青年都要经历的。
我想我们生活最基础的就是食物,大家都爱美食,你说是不是?对于爱情,她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可以给你的人生与生活带来很多的快乐于回忆。
生活中不仅仅只有这两样东西,最重要的是健康与快乐。
秋水的角色在这部电视剧中能看到作者的一些经历的背影,秋水与赵英男、肖红、柳青三个人的关系以及恋爱,是这部戏的重要部分。
这部戏表现了中国一种特有的情感关系,以及一些思想观念,其实不管作者怎么写这部戏都可以成立,主要看作者背后表达的观念与思想。
1、秋水与家庭 关系
秋水从小就生长在北京知识分子的家庭,且他父母的关系又是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秋水的爸爸和陆主任的关系就有点扑所迷离。但在这部戏中,秋水正好又遗传了父亲的基因,所以秋水被两个女生喜欢是很正常的。
秋水从小就被他母亲管理的比较死,秋水很叛逆,大学的专业以及选择都是父母安排的,这是中国家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秋水很害怕他的母亲,秋水的成长是有缺陷的,心中岁有一种文学梦,但他也做到了,但在经济上受到父母的管制太严,很多的中国的家庭也是这么做的,用经济压制一切,你不听话,就断你的炊。秋水的恋爱也受到了母亲的干预,秋水虽说思想独立,有想法,但没有金钱是逃不出他父母的手掌的,他的一些想法和文学梦都表现在了小说里,从这里推理看,结局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他还没有毕业。
2、秋水与班长赵英男的关系
从性格上来看,秋水的性格有些内向、犹豫不决,对待情感是真性情,但有时候又总是放不下、纠结,这是他致命的弱点。在军训结束后,秋水选择了与赵英男谈恋爱,对于肖红的喜欢缺始终埋藏在心里,不敢表达,心里没有底气。
在学医的七年里,秋水的把业余的时间都倾注在了文学写作上,也写出了自己的作品。但赵英男对他的管理就像他妈对他管理一样,看管的比较严,那时候,还是以学习为主,把写小说看作一种不务正业,从而也把来那个人的关系位置摆的不正,就像很多人谈恋爱一样,以女方为中心,什么都要听女方的,我觉得这样不太好,不利于两个人的成长与独立,恋爱是两个独立个体太谈论自己的人生与生活,而不是牺牲自己的时间与自由来讨好另一方。
在这曾关系上,那个时代对于恋爱开始有了一种新的开放的话题,但主题的思想还是受到道德约束。在人生当中,人们对于自己的位置要思考清楚,并能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你和父母的关系,你与恋人的关系,你与同学的关系、你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这一点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中国那时候的环境以及中国的传统思想不允许这样,你看中国的家庭关系以及家庭矛盾,大多数都是由两人的关系引起的。
3、秋水与肖红的关系
七年的医学学习,肖红等了秋水七年,这简直就是三角恋的这一种关系,秋水与赵英男谈恋爱,肖红暗恋秋水七年,秋水心里有肖红,却在选择的时候还是选择了赵英男,这里面肯定会有很多的因素,也表达了中国人在选择的时候总会有些顾虑,加上秋水的性格,既然选择赵英男,有同在一个班级,肖红在暗恋着秋水,学生时代,这种复杂的关系,放在谁身上都会矛盾纠结,所以秋水这七年的生活也很矛盾,表现了人在对待感情的时候总有软弱的一面。时间有时候会把一个改变。
4、秋水与柳青的关系
柳青是仁和医院的妇科主任,人已经到了中年,在对待爱情上总会顾虑很多,更多的会是考虑其他因素,再加上上一次爱情的痛苦,失去最爱的那个人,一直没有走出来,是秋水给了她一份走出的爱情,但在她做选择时,还是选择了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条件和自己不分上下的一个人结婚了,虽然那个人爱他,她不爱那个人,他借此过上了自己的想要的生活。
也反映了当时的思想状态:老师与学生谈恋爱、年长的女性与比自己小十岁的男生谈恋爱,在办公室调情,都是受到道德约束的,直到现在这种状态也一直存在,很多人的选择都是收到了道德约束,尤其是婚姻爱情,不敢越过那道线。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真的是这样,很多的观念与思想都是国家强加给你,就像剩女剩男、同性恋等等,他们不结婚怎么了,他们是同性恋就应该被别人看不起吗?
大多数的人跟随主流就一定正确吗?你想过吗?
最后的剧情是这四个人的关系是分道扬镳,有人结婚了,有人怀孕,最终是分别,各自去了自己想去地方。
最重要的是赵英男怀孕后,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并没有打掉这个孩子,而是尊重生命,决定把这个孩子生下来。
小说还没有看完,已经看了一般,与电视剧有些出入,我想结局应该不大一样。
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的小说是很有意思的,就像王小波的小说一样有趣,但是写法不同,冯唐的小说更多的是触动了社会的问题和人类的情感,他的《不二》可以看一下,虽然有些尺度,更多的表现的是人的内心问题,写小说的目的就是解决人本身的问题,不管是心里的问题还是情感、焦虑、痛苦,是在精神上减轻人的压力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