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祠位于今源潭镇双林村夏庄组(雷塔脚下),背倚金字塔般的万岁山,鲁坦河横亘门前。解放前,两岸良田所产粮食被国民党强征,囤于江氏宗祠。如今,江祠已仅存遗址。
一、民国三十三年秋:孤胆智取
饥荒蔓延,十月寒夜。在潜山田粮处任职的吴兰森,于煤油灯下用肥皂复刻公章,伏案书写调拨单,手腕微颤。"准调粮壹佰贰拾石"的字样,将决定数百乡亲的冬粮。
拂晓,百余精壮持扁担麻袋前往江祠。吴兰森亮出调令,仓门开启,霉味扑面而来。畚箕划谷、麻袋扎口、扁担压肩之声,在薄雾中交织成特殊交响。粮尽,他将调令付之一炬,后奔赴桐城军屯河参加革命。
二、三年后丁亥五月:大军明夺
刘昌毅部及张海游击队攻占源潭铺的硝烟未散,六百余群众举火把涌向江祠。火光映亮飞檐兽首,战士撬锁,人群爆发"共产党万岁"的呼喊。白发老妪用衣襟兜粮,稚童拖着稻谷,新婚夫妇共抬粮袋。三十万斤军粮化作千家炊烟,只余"清剿共匪"的告示在风中飘摇。
两次开仓相隔千日,前者如匕首暗袭,后者似重锤破冰。皖西群众的扁担,终于在1949年秋,挑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