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一个漏洞
20200520
大数据真的就那么厉害吗,人们在大数据面前,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似乎并非如此。
针对疫情,中国通讯院联合三大运营商出台了一个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以移动数据为基础,确定具体的行程。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人卡对位,不能分离,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在当前的情况下,即便是实名认证,一个人拥有不止一个移动数据卡的情况,也是很平常的,而这也给大数据留出了一个后门。而最为关键的是人与卡之间没有确切的物理关联,因此所谓的大数据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了。
1。只有一个卡
如果只有一个卡,如果需要出行,可以不携带,使人卡分离,因此,以移动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就无能为力了。我实际离开了甲地去了乙地,但是大数据却无法记载。
2。有多个卡
将通常记录个人信息的主卡留下,而携带副卡出行,不耽误信息交流,却也无法记录行程。
现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到一地之后要隔离十四天,这种隔离是要消耗时间的,不过这也没有什么难的,也是有对此的。
3。异地出行
当前情况下,出行都是要慎重的,非必要绝不会轻易行动,换句话说都是有计划的,那么就可以提前安排,提前把手机卡寄往目的地,十四天之后,人再过去,这样大数据就显示没有异地的记录,也就可以避免隔离了。
古语有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确如此,只是不知道谁是道,谁是魔。
大数据的根本在于数据,而数据的可靠性和体量,直接影响数据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