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0622读书感悟]—思维—2188

    今天早上,在办公室和同事S聊天,我说到了早上开车,没留意交通标示,开到了公交车专用道上。我话没说完,S立马接到“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给你说啊,那一天......”。 虽然我心里明白,她这么说是为了安慰我,可是她的做法一点都没有让我感觉好受点,反而让我觉得有点恼火。

  从非暴力沟通的观点来看,S的做法是没有体会到我的处境和感受,所以我才会觉得有些恼火。如果一个人感觉到痛苦,想让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可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可能觉得不舒服。

    那么,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该如何来倾听和体会他人的感受呢?对此,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给出的建议是: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去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的处境和感受。不论对方用怎样的词语表达自己,我们都只要关注在他此时此刻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当对方在讲述自己痛苦的感受或不幸的遭遇时,下列的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时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建议,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给他人反馈时,最好使用疑问句,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人的观察:“你没注意到交通标志,所以把车开到了公交车道上,是吗?”

2)他人的感受:“你很郁闷和懊恼,是吗?”

3)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我谈谈如何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在给他人反馈时,要特别注意反馈的语气。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他们的感受,而非下结论,他们一般不会产生反感。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还建议,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做是应付或敷衍了事。可以通过以下这俩个信号来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了:a)气氛是否变得轻松?(当对方得到充分倾听时,我们能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了)b) 他停止了谈话。 如果我们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也可以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下一次,当别人给你讲述他们的苦恼或不幸遭遇时,试试以上的建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抽到的牌:权杖二 读牌一:一个男生站在城墙上,一手握着权杖,一手拿着水晶球,眼睛看着前方 读牌二:他身体另一侧...
    宓儿_2b3e阅读 2,586评论 0 0
  • 作词:吴向飞 作曲:伍乐城 演唱:郑嘉颖 你是一个路牌 你是一个门牌 当我在风里迷路 你是全部期待 那时我所有色彩...
    RainyCai阅读 2,498评论 0 1
  • 1
    元元元Elzace阅读 981评论 0 0
  • 这几天,一阵有一阵大暴雨,说来就来,十几分钟过后,有恢复会原来的样子。雨后的空气,总是如此凉快,风随雨的消失而娓娓...
    心情小屋阅读 9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