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的一点思考
我们常说“物极必反”,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每一个事物,在某个维度上都是有两极的,也就是两边的极端,两极是在这个维度上能达到的最大的区别。就像我们所说的黑白,实际上是对自然中能观察到的黑和白的一种到达极致的扩展。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纯黑与纯白的,我们只能无限接近,但极难达到两极。
而人的思维却是善于抽象的,可能在我们的头脑中,会比较容易地构想出纯黑与纯白。并给之以“黑”、“白”的定义。
当事物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就会用脑中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并对事物下一个结论,将之说成黑或说成白,但这时实际上已有了偏差。说黑的事物实际上比纯黑要白一点,说白的事物,比纯白还要黑一点。所以从这一点上说,用极端的词来描述事物,肯定是有误差的,而且往往带来的是反向的误差。所以每次当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描述甚至定性时,都要问一问自己,这是准确的吗?
人们使用这种极端词来进行描述,原本是为了简单。只记黑与白,比记下灰度要简单得多,从逻辑上也方便得多,但也许正是这种方便,埋下了不准确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