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跑步让我感觉和偶像的距离更近了。
我一直在身边找榜样,满世界找偶像。村上春树就是我的偶像之一。他33岁那年戒烟后体重增加,为了减肥,开始了跑步。而我33岁那年,因为看了他的那本关于跑步的书,也开始认真的跑起步来。
一旦找到了偶像,我就总会产生一种想模仿他们的行为并沉溺在其中的倾向。
我很多年前第一次去日本的根本动机就是为了在村上春树经常跑步的路线跑它一圈,结果当然如愿以偿,当时感觉人生完整了一些。
因为村上春树跑步,所以我也想跑步。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村上春树跑了30年,我也决定至少跑30年;他跑了超过25个马拉松,我也决定跑至少25个;他跑了纽约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雅典奥运马拉松路线,我也决定一一跑过;他印象最深的路跑回忆是1984年和作家约翰厄文一起在中央公园的跑步,我迄今最难忘的跑步回忆是2015年10月在中央公园里冲刺纽约马拉松最后500米的场景......
村上春树认为小说家除了要有才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力和持续力,而这两种资质都是可通过后天的跑步训练来提升。我一直认为专注力和坚持力是我年轻时的弱项,所以,33岁时,我决定通过跑步来试着克服自身缺点。
村上春树为了向他的偶像(小说家雷蒙德·卡弗)致敬,就借鉴卡弗的《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把自己写关于跑步的书命名为《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
哎,原来我俩是一路人!
二
跑步让我更好的融入了旅行当地生活。
不管到哪里旅行出差,书可以不带,但跑步的装备不能少。
到了旅行目的地,穿上跑步行头,出去探险般的随意跑它几公里,那种立即融入当地市井生活的感受扑面而来,各种器官对于声音、气味、建筑、温度开始变得格外敏感,这种感受奇特而美妙。
在短短几天的异地旅行中,大部分的人是没有精力在当地进行长达42 .195公里的徒步游览的,而马拉松比赛就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有句话很俗,但很贴切,用脚在异地城市丈量了42.195公里是很不错的体验。
我最怕到了旅行目的地,当地人一眼就看出我是个游客,这太没劲。就如同在北京,我最喜欢和陌生人玩的游戏就是让对方猜我的职业,尽管大部分人都会猜我要么属于发型界,要么属于餐饮界,但是我听到后还是很开心,因为真实的身份在和平年代被成功隐藏会带来卧底般的神秘感。
在纽约跑马拉松的过程里,我和几十个路边的老外击过掌、能听到成千上万的人冲我们喊Well Done、随手抓到过路旁老外递上来的各种补充能量的食物、冲过终点后能享受到被佩戴奖牌的仪式......
除了马拉松,还有什么能让我这个旅行者在异地城市获得这样的经验?
三
从跑步中我学到了把大目标切分成很多小目标并逐个完成的做事方法论。
33岁那年,我立志要跑马拉松。但42.195公里的目标太高远,没有二选,刚开始只能做目标的拆分。
先是跑三公里,然后反复的跑三公里。
五公里,然后反复的跑五公里。
10公里,然后反复的跑10公里。
15公里,然后反复的跑15公里。
20公里,然后反复的跑20公里。
30公里,偶尔的练习30公里。
37公里,如果能跑37公里,那跑马拉松就肯定能完赛。
有个叫梁东的家伙说过,人一辈子,逻辑和知识,只能解决我们三分之一的问题,另外三分之二的问题是需要用心灵去忍耐和等待的,不是靠大脑。
这个观点应用在跑步上也很合适。拆分跑步的目标很容易,最难的部分是完成每个小目标过程中的忍耐和等待部分。
我自认为既有空想家的成分,又有行动者的因子。年轻时的很多日子里,我总是不切实际地构想着宏大的事情,想多了,人会变得消极,尤其是和当下的处境对比之后。随着岁数的增长,慢慢开始转变成一个十足的行动者,一旦决定做什么,首先是拆分目标,然后拼尽全力专注地去完成每一个小目标。
我发现,当专注在眼前的小目标上时,也就无暇去考虑最终的结果,反而,反而最终的结果还都不差。
四
跑步提供了极好的反思机会。
以前,我总是通过书本来获取智识上的进步,现在,更多的是通过对自己的反思以及从周围的人和事上学习。
跑步提供了绝好的反省机会,而且是积极的反省机会,因为身体的运动会带来多巴胺的分泌,这种分泌会让人变得快乐,我在快乐的时候会变得豁达,反省起来也就倾向宽容别人,严于律己。
我今年跑步的场所基本上都在朝阳公园,绿树、小鸭子、湖水、安静的氛围都可以调出内心中善和感恩的部分,这都有利于进行高质量的反省。
其实,跑步的过程里老是反省也吃不消,而且跑步本身也不支持一直思考的脑力行为。我通过自身观察到,通常在跑过了10公里后,大脑会砰的一声,世俗的杂事突然消失,满脑子想的只是跑步本身,对身体的感受瞬间变得极其敏感,肌肉的运动和每块骨骼的摩擦都感受得清晰无比。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不知道你用没用过Bose的降噪耳机,尤其在飞机上,推上开关,砰的一声,周围噪音立马消失,瞬间进入一种沉静状态。
有个著名的两性关系心理学家建议,在找异性伴侣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终极的评判指标的话,那就是:竭尽全力找那个“善于反思”的异性。
如果你问我同样的找对象问题,我会建议,“找一个有跑步习惯的人”。
五
跑步,让我交到了朋友。
只有一起做过事情,才能成为朋友。
我很幸运,这个月去墨尔本跑马拉松,有一众朋友陪伴。我很感恩这几个朋友,基本上我说去哪儿跑,他们就随我到哪儿。中华自从去年跑完纽约马拉松后,今年基本上没训练,但依然陪着我去了墨尔本。直到我俩比赛当天,他还琢磨着跑个21公里算了,谁知道,他最后竟然跑完了全程。这件事情给我了巨大震动,一年没经过任何训练,竟然完成了马拉松比赛。我问他靠什么坚持到了最后,他说只是“意志”两字。
跑步可以让已经就很好的朋友友情再加深,因为在跑步的过程里,互为拉拉队,这种互相鼓励的行为会增进友谊。
回忆起2015年组织的葡萄跑团奥森公园跑步活动,每次都带给了我很多乐趣,关键是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本质上,跑步是个孤独的运动。
它不像其它运动,需要配合,需要专业的场地,需要高级的装备。跑步,只需要一双鞋,场地不限、天气无所谓,想怎么跑就怎么跑,灵活而自由。
如果保持开放的心态,跑步的过程里还是很容易结识到新朋友的。
上周在墨尔本,我跑到30公里的时候,右膝盖疼到死,开始慢慢走,这时,身后一个60多岁的大姐跑过来,冲我喊,让我鼓起劲儿跑起来。我说膝盖疼,她回她膝盖也疼。我说脚疼,她回她的脚也疼。
我真是咬着牙,皱着眉,跟着她一起跑了有10公里,我对这个大姐充满感激。
跑步时,还会碰上老朋友。最诡异的事情发生在墨尔本马拉松前半程,正跑着,边上人群里有人叫了我一声"Strong",吓我一跳,仔细看,是望京校区之前的同事Stephy,她说今年来澳洲边工作边跑步,每个月跑一个马拉松,已经跑了五个......
六
跑步会带来身体上的变化。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时间锻炼身体,这种想法很愚蠢。你要考虑每周抽出3-6个小时(或每天锻炼30分钟),对一周剩下的162-165小时的好处。
人的耐力源于有氧运动,靠的是心血管功能,即心脏向全身供血的能力。心脏其实是肌肉,因为被包裹在身体里,像是一个空房子里悬着的灯,所以心脏是无法直接得到锻炼的,只能通过运动大型肌肉组织,尤其是腿部肌肉来使得心脏间接得到锻炼,因此,快走、跑步、骑车、游泳、滑雪、登山等都对身体有好处。
今天开会听到Sting讲了一句话,大意是长期的一致性一定能打败短期的高强度。这句话用在跑步对身体的长期改善上,绝对正确。
具体跑步还会带来身体上哪些根本性的变化,你只能通过实践慢慢体会,不可言传。
七
跑马拉松,可以和世界顶尖选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加同一场比赛,能获得自信。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在任何其他运动中是没有机会和世界一流选手同场竞技的。虽然在马拉松比赛中,顶尖选手冲过终点后若干小时,我才跑过终点,但这并不妨碍我从这件事情中找到属于我的自信。
我遇见的大部分成年人都有一个致命的心理缺陷:不自信。如果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自信可以理解,但在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不自信我实在无法理解。
比如:我碰到过太多一开口讲英语就紧张的中国英语老师;也碰到太多本身还算富裕,但一见着更有钱的人就变得无比自卑的家伙。
我认为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出自信的人。我说的是自信,稍微过了就是自负,稍微不足就是自卑,我说的是恰当得体的自信。
跑步可以培养自信,因为:
1、你会发现世界顶尖选手也要用腿跑完42.195公里,没有捷径。痛苦谁都不可避免,但是磨难可以自由选择。
2、以我跑马拉松的速度,整个42.195公里,任何时刻,超前眺望,人山人海,回头看身后,人山人海。慢慢的就会意识到我原来就是一个普通人。而真正的自信就是从认知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这一刻开始培养。自负和自卑的人本质上都不认为自己是普通人。
3、跑步的进步是显性的,短期可观察到的。认识到自身的潜力并观察到缓慢的进步也能帮助建立自信。
八
村上春树说,如果可以选择墓志铭,他会写:
村上春树
作家(兼跑者)
1949 —— 20XX
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