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嫁娶,添丁进口,生日搬家……这些在中国社会,百姓生活中的大事,本来是促进感情交流,增加交流互动,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的事情,礼尚往来本无可厚非,可后来慢慢变了味,人情慢慢演变成一种负担,让人不堪重负。
小时候,听到哪家老人生日大寿、结婚摆宴席,便会跳来跳去换上新衣服,跟着父母去大吃大喝一顿,那时候的礼钱便宜,没什么压力,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像聚会一样,谈天说地,乐在其中。
到后来,生活水平渐渐提高,收入略有增加,而人情也水涨船高,跟着"涨价了",涨得有多厉害?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最早时候的送礼不花钱最多就是家里常有的吃穿用度方面的东西,比如面条、面粉、鸡蛋等;后来,送礼钱由实物演变为钱,刚开始送礼钱是10块20块,后来到50、60块,再后来是100块,现如今,农村送礼100块已经拿不出手,至少200块钱。
农村人情风愈演愈烈,由最初的纯粹为热闹到攀比,再上升到以敛财为目的。
婚丧嫁娶,人生之大喜大悲,请人道喜送别,顺道送送礼钱无可厚非,可也要根据个人经济能力与实际情况送钱才行,而不是盲目攀比,今天你送我200,改日我送还300,只有嫌少的,不会嫌多的。更离谱的是,有的人,结第一次婚大摆筵席,离婚也摆个散伙宴,二婚了也好意思再摆筵席敛财?
添丁加口是大喜事,一胎满月了,请满月酒;一胎周岁了,剪光头发,请个长毛酒;二胎满月了,满月酒,满周岁了,也请酒,没完没了,一家人一年都请上7、8回,送钱送的心口疼,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开的,净送给你了,让人想骂娘。
搬家也得送礼钱,从楼下搬到楼上叫搬家,从左边搬到右边也叫搬家,这不是目的不单纯吗?
有一次朋友就闹了个笑话,有好几个亲戚家请客次数太多了,从搬家到结婚再到多个孩子满月酒,一年的时间,无数次的送钱……送钱……头都大了,有次去喝酒,都不知道是什么喜事,吃完饭等着,问新郎新娘怎么还不来敬酒,结果一旁的人笑说这是孩子满月酒,不是结婚筵席,让人很是尴尬啊。
农村重人情,已经演变成别有用心,多少人哭诉赚钱的速度跟不上送钱的速度,已经不堪重负,计划用途的钱总是冷不丁被人情打乱,真是被人情拖了后腿,许多计划好的事都赶不上送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