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倒映在柔波里,他坐在河边的法桐树下,看了看背后的波士顿大学图书馆,又翻开这本同学刚送的《徐志摩诗集》,夕阳的那一抹晕红倾照在他刚翻开的扉页上,很暖,很美。他读出那被晕红朦胧的文字,“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你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他望着远处的夕阳,陷入了沉思……
那年,他16岁,她16岁,他们一起考上这座城市的重点高中,又一起分到了这所高中的重点班。缘分就是这样奇妙,16岁之前他们是两条平行线,互不相知,16之后这两条平行线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挨得很近。他们都是学霸,他的入班成绩全班第一,她的入班成绩全班第二,所以,在这个严格实行ABCD等级制的重点高中里,他们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同桌。
两条平行线开始有了交集。
她喜欢静,但并不内向,“哎,同桌你好,以后我就是你的同桌了”,她第一次向他到招呼,他腼腆的微笑着答道“你好,新同桌”。她很女汉子的一口气把水杯里的水喝完,撩起齐肩的长发,从手腕上取下一个黑色发圈,两下绕成一个高高的马尾。他想:这女孩,挺有趣。然后她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徐志摩诗集》,翻到了《再别康桥》,她指给他看“整本书我最爱这首,我最喜欢徐志摩,我过林徽因的照片,很瘦,像我一样,不过我比她高呢”他笑而不语,心想:这女孩脸上没有一颗痘,长得挺清秀,不成想,倒也傻乎乎的挺有趣。
后来,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在这个教师里奋战苦读,累,但很快乐,往而不同的是,她是第一,他是第二。他们是好朋友,很好的朋友,所以他们周末经常一起吃饭,一起泡在图书馆,一起听讲坛。逐渐,传言开始了,他们知道不该离那么近了,做事情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别人误会。上着课就去想这件事了,成绩双双下跌。一次,他和室友坐在操场上,看见一些小情侣绕着操场慢跑锻炼,他想,他喜欢上她了。在室友的添油加醋下,他给她写了一张便条:我想,我大概喜欢上你了。次日,在他的预习课文里也夹了一张便条:我想,我大概也喜欢上你了。他们又恢复了往常一样,一个是第一一个是第二,他们一起比赛写数学题,约定好一起考武汉大学,因为听说那能找到康河的影子。
花儿总是在最美的时刻,经受一场暴风雨的洗礼,然后凋零一地,零落成泥。消息不知怎么就传到老班那里,“你们俩个是从上次考试就开始的吧,成绩一落千丈,这成绩在市里倒退了几百名知道不知道,高考时就得错过多少个名校知道不知道,这次成绩是不错,可是谁知道下次会变成怎样?我已经通知你们的家长了,课间操期间全都给我背上书包有人,在家冷静一星期再来上课。”他的父母很生气,对他很失望,全家搬到了北京离开了南方,要他努力考北大。他走了,这一年他17岁,她17岁。她的父母将她管的更严了,一本课外书都不许看。
他走了一年了,他18岁,她18岁,高考结束了,他在父母的监管下报考了北大。她,武汉大学。两条线又分别回归自己原来的位置,再无交集。
时光如水,流逝飞快,四年过去了,这个城市没有让他怀念的,他飞向了美利坚,进修在波士顿。她等在约定的武大四年,心灰无奈了四年,她要追逐康河的印迹进修于剑桥大学。
晚风吹拂,将他的思绪打断,他想,当年他们错了吗,错在哪儿呢?她被室友们问到“优等生,你有没有恋爱过”她顿了一下“不知道算不算,我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爱没爱过,但我喜欢过一个人,和他在一起真的很好,只是不知道他现在何处。算了,都过去了。”她沉思了:过得去吗?当年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硬要把我们分开,我们真的错了吗?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也黯淡了,晚风息起,他走向前,从地上捡起那本《徐志摩诗集》,转身一瞬,扉页被风掀开,“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你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