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三章新注
——真伪邪道辨析
卢理湘
说明:现今之社会,人们追求健康长寿,有些伪邪之师借此时机对道门经典以自己的智慧妄行评注解说,欺世盗名,以迷指盲。他们置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于不顾,视人民之性命如儿戏,多少人为学其自创之“养生法”荡尽家财,妻离子散,这类伪邪之师造的孽,罄竹难书。
然而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会被蒙蔽一时,不会被欺骗一世。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其中悠久的道文化,孕育了多少雄才真人,祖师留下的丹经更是指引修行人的一盏盏明灯,岂是宵小之徒两片薄唇、一条巧舌能欺骗的吗?
真人怜悯受伪邪师蒙蔽的人民群众,故作此三章,欲其弃伪邪之道而从真道。真人批判了伪邪之道,彰显了正道,为后世修真之人指明了金丹正路,如昊日经天,至今仍闪耀着灼灼光辉。本文力图以自身访道、俢道之经历,阐明真伪邪道之区别,以付同志。
龙门派传统认为:真道为性命双修之道,伪道为假道,邪道为男女双修之道,真伪邪道如水火不同炉。性命双修之道至简至易,不待远求,只要得明师指点,寻身内药即可。
邪道要与夫妻正常生活分开,吾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吾曾费时二十余年,走遍天下访道,历尽艰辛,深知伪邪之道祸国殃民。故以自己鄙陋之识见,注成此三章,好道之士明察之、细研之。三章题目、经文均采自清仇兆鳌《周易参同契集注》,望诸同道同得道果、早证仙阶。
一、背道迷真章
“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才。邂逅①不遭遇,耗火亡资财。据按依文说,妄以意为之。端绪②无因缘,度量③失操持。捣冶羌石胆,云母及矾磁④,硫黄烧豫章⑤,泥汞相炼冶。鼓铸五石铅⑥,以之为辅枢。杂性不同类,安肯合体居。千举心万败,欲黠⑦反成痴。侥幸讫不遇,圣人独知之。稚年至白首,中道生孤疏。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管窥⑧不广见,难以揆⑨方来。”
①邂逅,不期而遇。
②端绪,开头。
③度量,药物之斤两。
④云母,云母族矿物的总称,为钾、镁、铁、铝等的铅硅酸盐。矾,一价金属(M2I)或铵离子(NH4+)和三价金属(MIII)硫酸盐的含水复盐的通称,如明矾[K2SO4·AL2(SO4)3·24H2O]。
⑤豫章,指江西省。
⑥鼓铸,熔金属以铸器械或钱币。五石,《抱朴子·金丹》:“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外丹炼五石散,谓服之能长寿。
⑦黠(xiá),狡猾或聪慧、机伶。
⑧管窥,指见识短浅。
⑨揆(kuí),度量、揣度。
意译:世上有许多贤才高士,好此性命双修之道,出外云游访道,但没有遇到明师,反而消耗了许多钱财。
高才好学之士自负其才,修炼外丹,而不知神仙妙喻,依据丹经文章所说,以自己的意思揣度神仙之功,所以千举万败,无一成功。到老不悟自己开始炼制外丹就是错误,反而钻牛角尖,成为神经错乱、痴痴呆呆之人。我怜惜此辈人等见识不广,如井蛙观天,难以考虑其将来。
《悟真》云:“饶君聪明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只有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
学士如没遇到明师,而妄以自己之聪明智慧猜度药物火候,不知丹经千名万喻,按丹经之文章行之,则千举万败,贻笑方家。
学士没得真师口诀,不知药物斤两、采取法度,则开头就丧失了成功的可能性。侥幸炼制外丹,期望能最后成功,不知外丹之药,与人体之精炁神不为同类之物,故千万次试验,皆不能成功。
修士泥于外丹,妄图炼出长生不老之药,如捣烂冶炼羌石之胆、云母、矾、硫黄等。烧江西之大木以炼砂、煮硫黄入汞、养乾使点铜,此皆为外丹之术,与人体之内丹相去千里。
因学士屡次失败,又屡败屡炼,成为痴迷之人,精神恍惚,于中途生出狐疑之心,怀疑丹道之正确性,而不知自己已入外丹之歧途,背离了内丹。真人指出学士见识不够,泥于外丹、伪邪之道,故难以考虑其将来是什么样子。
若学士泥于内丹经文,不知真人祖师比喻之妙,则皓首穷经,反起虚无之叹。
《指玄篇》云:“访师求友学炼丹,精选朱砂作大还,将谓外丹化内药,原来金石不相关。”
吾道,为金液大还丹,为无中生有之至药,朱砂水银,青龙白虎,不过设象比喻。
炼外丹求长生是唯心的,但炼制外丹是化学的先驱,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即是外丹的副产品。
唐朝有七位皇帝,包括唐太宗李世民,是服外丹之药物而死,故外丹术受到有识之士如孙思邈等人的批判。宋元时,内丹术兴起,逐步取代外丹,但沿袭外丹之术语,以比喻人体内之精炁神。
宋时,北有北七真,南有南五祖,倡此先天大道,然其理论渊源,皆源于《参同契》,故后世丹家尊《参同契》为“万古丹经王”。
“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①,履斗步罡宿,六甲次日辰②。阴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③。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④。昼夜不卧寐⑤,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清澄居⑥。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祠⑦。鬼物见形象⑧,梦寐感慨之。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⑨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措辄有违,悖道失枢机⑩。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余。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⑾。明者省厥旨,旷然知所由⑿。”
①是非,评价。历,历代。藏(zàng),道学书籍的总称。此句意为:评价历代道学书籍里所载的炼功之法,我打坐内视时有所思考。
②指画符念咒,着法衣,仗剑踏斗步罡,炼六甲六丁神,以驱使鬼神。
六甲为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各相距十天,故曰:“次日辰”。
六丁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道教认为六丁是阴神,六甲是阳神,为天帝所驱使,能行风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箓召请之“祈禳驱鬼”。今《道藏》有《灵宝六丁秘法》、《上清六甲祈祷秘法》等。
③“阴道厌九一”,为男女双修之邪道。“九一”指九浅一深,三峰采战之术。行此道者为我道门败类、过街老鼠,人民群众唾弃之。实则此类人等,以自己之意歪曲丹经阴阳之真意,借修道之名,行玩弄异性之实。陈泥丸祖师云:“宁可求师安乐法,不可邪淫采精血。”
元胞,指胎儿的胎盘和胎膜,亦称胞衣、胎衣,伪道认为里面有元炁。“浊乱弄元胞”,指吃胞衣,行此道者认为胞衣内有元炁,故能孕育胎儿,实质是不知凡胎与圣胎之区别。
④“食气鸣肠胃”,指吞咽空气。早晨起来,漱津导引,吞食空气,此空气入肠胃,从肛门而出,肠胃有响声。
“吐正吸外邪”,指吐故纳新,采日月树木之气,意想日月之光气从头顶而入,入我丹田等等。
⑤指打坐不睡,如打七。伪道眼观鼻,鼻观心,心注于丹田,以意念运行气脉等等。如此修行,昼夜都不休息,日久,必导致身体疲倦,精神恍恍惚惚,如痴呆一样。张三丰祖师云:“饥则吃饭困则眠”。
⑥指以意念运行后天炁,在气脉中循环不休的运行,如鼎中水沸腾汹涌,久之气脉混乱。
老圣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陈泥丸祖师云:“古云天地悉皆归,须学无为清静诀。”
张三丰祖师云:“清静无为是根源。”
学士只要志意无为,自可体会清静之妙。
⑦指广修庙宇,早晚进香朝拜。佛祖不要你朝拜,只要你修真道,修得和他一样。
⑧人长期生活在宗教环境中,作梦时会见到菩萨下凡,对人耳语,发出金光等等现象。愚徒在梦中感慨菩萨授记,自己认为能够长寿、健康,醒后心欢喜悦,可是忽然间短寿而亡,尸体腐烂,露出棺材之外。
学士须知,一切梦都是假的,只有失泄元精是真的。
修士在修道中修出光色,光色显万象,如菩萨、庙宇、亲人、美色、富贵等等,俱不可认为是真的,应对此见如未见。因为光色幻化,干扰修士之心,故真人以“鬼物”喻之。因此等内景,皆为阴神所幻化,阴神为鬼,故为“鬼物”。
⑨遽(jù),突然。
⑩此等伪邪之道,不可胜数,所有举措,则深违黄老之道,不知丹道之枢机(关键)为活子时,不知活子时之功,为盲修瞎炼。辄(zhé),则。
⑾戾(lì),自取罪过。九都,指九幽之府。冥都,即人们所说的阴曹地府。此句意为,行伪邪之道者,自取罪戾,死后在冥府受责。
⑿厥(jué),其。旷(kuàng),开朗,心境开阔。修士得明师指教,省悟丹道之旨,拔开云雾见青天,知我命在我不在天。此时心胸之开阔、超然,岂凡俗之士能比吗?
意译:为了批判历代伪邪之道,我打坐内视时有所思考。有如踏斗步罡,驱使六丁六甲神,以祈禳驱鬼;又有如行男女双修之道,邪淫采精血;又有如食胞衣,以求长寿;又有如早晨起来,面向东方,采日之精华,夜吸月之精华,意想日、月之光华从头顶而入,入于丹田之中;又有如打七七,昼夜不休息,导致身体疲倦,恍恍惚惚若痴呆;又有如用意念驱使后天炁在脉道中循环,如鼎中之水涌沸,而不知丹家清静无为之妙;又有如广修庙宇,早晚敬礼祈祷,忽梦中见菩萨降临,摩顶授记,醒后心欢喜悦,自己认为必得长寿,忽然以短寿而亡,尸体腐烂。伪邪之道不知真道修炼以活子时之功为关键,一切举动则深违黄老清静、自然、无为之道,故劳心费神,终不见功,阎王一呼,则自去报到,在阴曹地府受责罚。
得明师真诀者通达丹经,拨开云雾见青天,知我命在我不在天,深明性能量逆流为丹道之旨,依诀修真道,成就天仙。
二、同类伏食章
“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浅深。弃正从邪径,欲速阏①不通。犹盲不任杖,聋者听宫商②,没水捕雉③兔,登山索鱼龙,植麦欲获黍,运规④以求方,竭力劳精神,终年不见功。”
①阏(è),阻塞。
②宫商,指声音。宫、商、角、徵、羽为五音。
③雉(zhì),野鸡。
④规,画圆的器具,今指圆规。规和矩是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意译:世人不知性命双修大道,偏好小术,修习伪邪之道,想从速成就,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行伪邪之道,想长寿长生,成就天仙,犹如眼瞎了,走路却不用竹杖,耳朵聋了,却还想听音乐。其修行之法如登山去捉鱼龙,入水去捕野鸡和兔子,播种麦种却想收获黍米,运用圆规却想画出方形体。如此异想天开,竭尽心力,劳精费神,却终年不见成效,这是因为所行之道非性命双修之内丹,故千举万败,一世无成。
陈泥丸祖师云:“言语不通非眷属,功夫不到不方圆。”修行人欲出世,了生脱死,成佛作祖,必寻得明师。明师传诀,修士必能通达丹经,无一丝疑惑,才好用心下苦功。若不审大道之深浅,不辨真伪邪道之本质区别,妄意而为,则为“愚迷妄想西方路,瞎汉夜走入深山”。故陈泥丸祖师又云:“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
“欲知伏食法①,事约而不繁。胡粉②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③。金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④。变化由其真,始终自相因。”
①伏食之法,为金液还丹之道。伏通服,食为吞甘露,服此先天真阳之精所化之甘露。此道至简至易,不过性能量逆流五字。
②胡粉,为傅面或作涂料用的铅粉。《释名·释首饰》:“胡粉:胡,糊也,脂合以涂面也。”《后汉书·李固传》:“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胡粉为铅和其他原料所造,以火烧之,又还原为铅。
③太玄为水,冰雪用热水一泼,则熔化为水。
④砂为丹砂、朱砂,即Hgs。Hgs烧炼成为水银,积久经氧化而成红色的氧化物,又还成原来的丹砂之色。
铅为五金之一,外丹借铅中金气,以伏朱砂,是铅为客,砂为主。
内丹家以金为真铅,为先天阳精,以朱砂为后天真阴之炁。金能被朱砂押解而上泥丸,化为甘露,即后天炁能擒制先天元精,逆上督脉,化为甘露,故“金以砂为主”。
胡粉与铅,冰雪和水,丹砂(Hgs)与汞(Hg)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故真人以外丹、自然现象来说明“同类易施功,非种难为巧”。
内丹之药物,真铅为先天真阳之精,真汞为后天真阴之炁,真铅真炁为同类之物。丹家以真土为黄婆、真意,真意能引领后天炁,后天炁能擒制先天阳精,使其循督脉上行,化为甘露,甘露能制真汞,逐渐销铄体内真阴之炁,化为纯阳之体。
吕祖《太乙金华宗旨》云:“丹道,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诀。精水云何?乃先天真一之炁,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天心也。”
“精水”为先天阳精,神火为后天炁,后天炁在体内能发出各种光色,修士内视时可见之,五颜六色,如心炁为红,脾炁为黄,肾炁为黑,肝炁为青,肺炁为白。“意土”有两意,一为真意,二为中宫,中宫又称为天心。
意译:想知得甘露之法,事情简易而不繁琐,只要得明师真传,必可如意。
胡粉投入火中,又还原为铅。冰雪为水凝成,泼以热汤,则熔化为水。金为元精,为水。砂为后天炁,为火,阳精经后天炁(火)炼,则化为甘露,与水银(真汞,为后天炁)结合。
丹道之变化,在于真意,真意能擒真铅,真铅能与真汞相合,丹道始终如此,不过一阴一阳之运用。
“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黍,覆鸡①用其卵。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②。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椟③。类同者相从,事乖④不成宝。是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炎上,炎动不润下。”
①覆鸡,为鸡孵卵。覆(fù),为覆育,指鸟类孵卵。
②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③蓬蒿,草名,即飞蓬,枯后根断,遇风飞旋。椟(dú),木柜。蓬蒿不成椟指飞蓬根断飞走,不可能作为柜子。
④乖,违者,背戾。事乖指违背同类相从的原理而炼丹,不可能成功。
意译:想要修性命双修之道,以成就天仙,必须以先天阳精为药物,因为先天阳精与后天真阴之炁为同类之物,同声相应,同炁相求。
例如播种当以黍,孵鸡用其卵,制陶当用泥土作成模型,然后烧炼,因其为同类之物,故容易成就。如果不修内丹,而炼制外丹以求长生,就如同燕雀不可能生凤凰,狐狸和兔子不可能哺乳马一样,不可能成功,因为外丹之药物与内丹之精炁神不是同种之物。
若修炼伪邪之道,伪邪之道的理论为鱼目混珠,初修之人无法分辨,被伪邪师一迷引众盲,最终到老一场空,生命犹如蓬草枯后断根,遇风飞旋,不知要飘到哪里去,临终之前还想用蓬草做成柜子,至死不悟其非,岂不悲哉!
故欲修金丹,须以同类之物,金丹为内丹而非外丹。因同类之物能自然相从,如夫倡妇随,子母相恋,其中道理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水流下,火炎上,龙生龙,凤生凤,此为自然之道,真人以自然之道喻丹道之同类相从,以明“同类易施功”之理。
“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伏食之,寿命得长久。”
意译:巨胜为草木之物,常服之尚可延年益寿,何况此金液大还丹。甘露(金液)入于中宫,凝结为丹,其性至坚,如世之黄金,千万年而不朽烂,故为万物之至宝。以性命双修之术养性延命之士,得此甘露,自然我命在我不在天,寿命长久。
“金砂①入五内,雾散若风雨。薰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老妪②成姹女③,改形免世厄④,号之曰真人。”
①后天炁为砂,先天阳精为金,后天炁押解先天阳精上泥丸,化为甘露。
②老妪,指老妇人。
③姹女,为少女。
④改形,指重返少年之精神。厄指困厄,遭遇困境,世厄,指世上有生老病死之苦。
意译:此为修炼之实证。甘露从玄膺穴下降入气管,归于中宫,滋润五脏六腑,脏腑如泡在水中。温养久之,丹炁薰蒸四肢,重返童颜,发白变黑,齿落重生,老翁变丁壮,老妇成少女,重返少年之体态精神,无生老病死之苦,称为神仙,号之为真人。
三、后序孔窍章
“惟昔圣贤,怀玄抱真。伏炼九鼎①,化迹隐沦②。含精养神,通德三元③。津淮④腠理⑤,筋骨致坚。众邪辟⑥除,正气常存。累积长久,变形而仙。”
①“九”为金之成数,“九鼎”为鼎中之先天元精所化的甘露。
②“化迹隐沦”指韬光隐晦,和光同尘。
③“三元”为元精、元炁、元神。张紫阳真人曰:“炼精者,炼元精,非淫逸交感元精;炼炁者,炼元炁,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
④津,本义为渡口,淮为淮水。津淮引申为滋润。
⑤腠(còu)理,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此处指全身各处。
⑥辟,为驱除之意。
意译:只有古时的圣贤(上古真人),怀抱全诀,韬光隐晦,和光同尘,修炼此性命双修之道,炼元精化为元炁,炼元炁化为元神,从而使得身体筋骨日益坚强,体内的后天真阴之炁尽除,化为纯阳之体。元精所化的甘露逐次累积,返老还童成为神仙。
魏真人此节举先圣炼药修真之事,以激励后学。“真”为先天真一之炁,号为真铅。上古真人秘修此道,“含精养神”,逆此先天阳精,化为甘露,归于中宫。此甘露能够滋润全身各处,使得筋骨坚强。陈泥丸祖师云:“金筋玉骨老不昏。”
这样体内阴炁排除,阳炁长存,如此金液越积越多,结就大丹,成就天仙。
《黄庭经》云:“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
祖师言此道为逆自然之道,采药要至精至诚,专一不分以待二候药之自然生出,使生出之药逆回督脉上升化为甘露,为非自然之道,此为丹道要诀。
丹经云:“皆缘掘地采铅多。”
铅位于坤位,坤为地,先天阳精居于真炁穴。“掘地”为采药,不是指挖地采中药。此道由多次采元精,化为甘露,甘露凝结,则为童年之神态。
“忧悯后生,好道之伦。随傍风采,指画古文。著为图籍,开示后昆。露见枝条,隐藏本根。托号诸名,覆冒众文①。学者得之,韫椟②终身。子继父业,孙踵③祖先。”
①“覆冒众文”,指用许多文辞,遮掩丹理。
②韫(yùn)椟(dú),藏在柜子里。
③踵(zhǒng),本义为脚后根,此处指继承。
意译:魏真人道成后,怜悯后学,故依傍前贤之风采,指画古圣之遗文,著为图象简籍,开示好道之人。真人用意深切,深恐后世好道之人无从印证,而作此《参同契》,然又不敢直泄天机,故托《周易》之易道,《阴符经》之天道,外丹之名相,用许多文辞遮掩真正的丹诀。然而易道、天道、丹道一理,学士得之,可藏于书柜,日日读之思之,自可于得诀之后领悟真人之本意。
张三丰祖师云:“妄泄天机罪如山。”
张紫阳真人三传非人,三遭天谴,故明师宜慎传诀。魏真人也是“隐藏本根,露见枝条”,然天不爱道,必传于走遍天下访道的大志士。
丹经云:“传非其人失天宝,遇人不传失至道。”此丹道,一线流传至今,如“子继父业,孙踵祖先”,性命双修之道,岂可断绝!
魏真人隐藏丹道之根本,其意为内丹之诀必待明师心传口授,学士莫以自己之智慧妄加猜测,如此必遭妄炼之报应!
学士为求长生反而短寿,岂不悲哉!痛哉!
丹经云:“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
“举世迷惑,竟无见闻,遂使宦者不仕,农夫失耘,商人弃货,志士家贫。吾甚伤之,定录此文。字约易思,事省不繁①,披列其条,核实可观②。分两有数③,因而相循。故为乱辞,孔窍其门④。智者审思,用意参焉。”
①丹道之事,简易不繁杂,“只取一味水中金”
。
《悟真》云:“功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陈泥丸祖师云:“功夫如此譬似闲,药不远兮采不难。”譬(pì),通晓之意,指得诀后修炼,功夫容易,只于活子时至下手,其他时间整日如闲。
炁体子云:“吾至道,简又易,知不言,言不知。”
②书中所列天道、丹道、易道,均可核实。
③大丹斤两有数,后世学士可以遵循。
其中养性炼己、炼丹结胎,分布于书中,看似“乱辞”,实在是真人精心之作。
④丹道之玄牝之门(中宫)、会阴、绛宫、真炁穴、元神之室泥丸宫、玄关一窍,皆须明师传授。“孔”为脊椎孔,石杏林祖师《还源篇》云:“一孔三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周流”
。
意译:真人道成后遍游各地,欲传诀于贤才,见举世迷惑于外丹、伪邪之道,于性命双修之道,竟无知者。为追求修炼外丹、伪邪之道,使得作官的不作了,农民田地不耕了,富人生意也不作了,有志之士因访道修道而一贫如洗。
我特别伤心,故作《参同契》,文字简炼容易思考。金丹之道,“事省不繁”,书中披露天道、易道、丹道,均为实事求是,可以核实。
内丹之药物,取象于外丹,“分两有数”,如汞半斤,铅八两,合为大丹重一斤十六两之数,后世学士可以遵循。
因为不敢直泄天机,所以以比喻的手法写出,真诀要靠明师传授。中宫玄关一窍,活子时之火候,为丹家之秘,有智慧之士,可以用心意参之!
丹道,长生之学,好者千万,而达其真要者,未闻一二,遂使伪邪之道猖獗,众人入旁门,听伪邪师指划鬼神说因果,被其所误,伤身害道。故真人作《参同契》,“以晓后生盲”。
真人以《后序孔窍章》作为结尾,我今明说通督脉三关。
丹家之督脉,为脊椎内之白管,有尾闾、夹脊、玉枕三关。通尾闾时肾气冲开,可于下丹田见一黑洞;夹脊通时,心内异常舒坦;通玉枕时,枕骨“咯咯”直响,要往复冲刷多次,才能将枕骨冲平,后天真炁入脑,脑内清凉,然后才能采药过关,伪邪之道安能知此?
智者应审思之,用意参访明师,“莫待老来临头兮,枯骨无资空熬煎”。此为柳华阳祖师所言,老来铅虚汞少,精神亏损,先须救护命宝,再修此道。
然老年人名利恩爱不再想了,心空意空,一遇明师指点,可迅速修炼成就此道,此为老年修行的好处。
(载于《道源》2010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