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不经意间到来了,今年学校人性化,学生放假,老师开会都在正月十四完成,元宵节这一天扎扎实实地让全体师生好好地玩一天,大赞。
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那是因为古人交通不便,音讯不通,一出远门经年不见,自然加倍思念,现如今高铁开通,微信流行,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整个地球真的就如一个村一样,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要忘了还有这么一群人在家里等待着你的陪伴,或许因为各种原因你不能如期赶回,但至少不要忘记打一个电话问候一下,那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父母大人。
我的爸妈是在年前去深圳的,有两个弟弟的陪伴,今早起来打了个电话寒暄几句就算了事。只有岳父因为岳母前两天去南京给小舅子看家,留下岳父一人守住一座刚修好的房子。昨天下午我们就来到乡下,打开大门一看,岳父一个人孤零零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昏昏欲睡,看见我们回来,内心无比喜悦,事实上在昨天上午听说我们要下来就已经打过好几个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下来。
招呼了一下后,就打算搞晚饭,打开冰箱一看,里面的内容真丰富,两开门冰箱里面塞得满满当当,估计岳父一个人在家一个月都不用买肉食,再看桌上,一瓶腐乳豆腐已经吃完,估计一个人懒得搞吃的,就煮点饭就着霉豆腐吃一顿了事。
岳父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喜欢一大家子人在一起谈天说地、喝酒打牌,可又偏偏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生活,在小舅子南京的家里面住了一个月直喊回家,语言不通,饮食不合,又没有谁可以交流,自然很不爽,可岳母又要帮小舅子带小孩,我们都要上班,于是回到家里又是孤零零地一个人,也只有节假日我们才有空下来陪他吃顿饭,可以说算得上半个空巢老人。
无独有偶,我的一个兄弟母亲早已仙去,只剩一个老父亲在家也很孤单,幸好他姐姐就嫁在本地,可以不时照料,但老人心里也很苦闷,儿女都知道但又有什么办法,所以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实乃千古不变之理。问题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夫妻二人能够白头偕老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再加上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都是在外打拼,而且到我们这一代大多是独身子女,想想我们的晚年,有时真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只希望自己能好好锻炼身体,到时能hold住。
时代飞跃发展的今天,"父母在不远游"已成为不太现实的传说,我的一个堂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可依然为了生活在外打拼,幸好他还有几个兄弟在家可以照料,幸好他老母亲身体健康,自己还可以去种点小菜,幸好他有好几个兄弟,换做我们以后女儿出嫁,二宝尚小,用我们本地话讲是何得了哦!
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即便再过几年中国老龄化时代全面到来,即便我们已白发苍苍,步履蹒跚,我们仍然要相互扶持,坚强面对,国家不是在想办法了吗?诸如延迟退休、住房养老尤其是医学发展,人活百岁不是梦,到时我们六十岁可以照顾八十岁的,大家一起老不也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