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应是冯氏自《一声叹息》以来,第二部参杂了过多个人经历及私人情结的影片。表达得任性、锁碎、散漫而近乎失控,却又另有一番魅力。或许更好的电影应该像更好的人那样,有阅历,有激情,又有隐忍和克制;更如上好的窖藏多年的白酒,而非冲气十足却转瞬即逝的啤酒沬,恰如影片中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遥远的绝版青春,似焰火般绚烂又速逝。
《芳华》本是很好的体裁,如同当年的《一九四二》。这两部电影若交给姜文或贾樟柯来拍,应可拍得更戏谑、更黑暗、更虐心从而也更有质感些吧。但由冯氏来拍,便只好如是。不能说拍得不好,其实有些桥段、场景也令人心有戚戚焉。就像他的其他几部影片一样,是不错,但离最好总是差那么点儿火候,或许这也就是所谓天份上的距离吧。
本片故事主线混杂不清,情节散乱隐晦,人物被情节带动,过于消极,而不像更成功的影片那样由人物主动去推动情节发展。可能有人会认为,在那样的年代,作为个体的人是没有选择权的,都是随着时代洪流起伏。或许事实是那样。但拍电影讲故事也那样,就没有力道,没有凝聚力,从而也就欠缺吸引力。如果不是喜欢冯氏电影或对那个年代略有些了解的人估计很难有耐心看下去。只怕冯氏的善意满满、苦心孤诣亦难打动他们。诚可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天下无贼》里葛优曾说过这句)。
或许冯氏的困境在于:随着日渐年迈,想追求影片的质量及个人在电影江湖上的历史定位,又缺乏表达的深刻及自身底蕴的相对浅薄,外加缺乏天生的灵气又强迫自己表现出那种时不时抽风式的天资,同时还受困于商业投资所必须的花样百出的附和、扭捏作态的谄媚、半推半就的妥协。
从本质上来说,他是个精明的电影商人。有时也会被自己貌似不顾一切的艺术勇气而感动,甚至有时也会冲动地想,去他妈的爱谁谁老子就是要干一场!但最终仍会妥协,回到商人的本份。此次《芳华》的一波三折即可证明此言非虚也。他或许缺乏姜、贾的才气、坚持、勇决及由此而来的骨子里的自命不凡、《教父》里马龙白兰度般的冷傲无畏。
好的作品应该有普世价值,不必刻意去针对某一方面而刻意为之。冯氏则由当年的一味要市场票房,发展到近些年的既要市场票房又要国际口碑,还想刻意希宠主旋律(从最近几年他的几部电影来看,他想把影片拍得有质感些,能赚些国内外的口碑,又能符合官方口味。但事与愿违,电影一再被修改、被删减、被延档。或许可说:在某些话语体系里,作品有思想有深度是有罪的,至少也是不对的。若偏要如此,代价就只有那般)结果却三方皆差强人意,自伤颇重。有时就是这样,真心实意用心良苦地想要左右顾全,却落得个左右埋怨。呜呼,多么痛的领悟!
冯氏的电影总是能让你想起现实中某些类似或相反的经历。这是他的电影能吸引人去影院观看的特色之一。看《芳华》时便是这样。有时会让人想起那些虚掷的岁月,那些曾打过交道的衮衮诸公,那些薄命或幸运的红颜。
回首前尘,我等不过皆为时间这位暴君的治下屁民尔。拔开层层光阴的迷雾,过往历历又时隐时现,像是一场海战后漂在海面上的尸体。
曾几何时,你告别了一段令人身心俱疲的日子,打算全新开始,而首先面对的却是坚韧不拨的再见、望尘莫及的思念、懊悔苦涩的恼怒以及轻描淡写的前程。你幻想着再次重逢时即便不是红着眼怎么着也得是红着脸吧,而实事却是再见就等于再也不见。生于理想,殁于现实。始于柔情似水,终于覆水难收。相濡以沫哪有相忘于江湖来得痛快,携手白发又何如决裂于红尘闹得干脆。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却有无数。怎么说都有理,怎么讲都没毛病。凡此种种,诸如此类,面对这一切你恨不得化作一缕青烟消失。
那是一段行动比流言还要快的岁月,从轰轰烈烈到挫骨扬灰不过一步之遥转瞬之间。那些曾经一起眉飞色舞混混噩噩的人大都月隐星散雁杳鱼沉。时光荏苒,年华蹉跎,半生虚幻,混迹尘世,沉浮人海,应酬公私,成败得失,冷暖炎凉。无论如何折腾,你还是没有过上朱门深似海、军帐刀如林般的非凡的生活。也没有如你当初所想的那样鲜衣怒马仗剑天涯把这扯淡的世界杀他个天翻地覆人仰马翻鸡飞狗跳。你只是把自己变得庸庸碌碌匆匆忙忙苟苟且且。你天堂有路偏不走地狱无门闯进去、飞蛾扑火般立下铁定灰飞烟灭尸骨无存的山盟海誓。正所谓项羽不听范增必死乌江,你染指一切能染指的事、犯下所有能犯的错,直到青春的丧钟最后敲响的那一刻。
有时恍惚间抖胆遥想未来的某一天,薄暮黄昏,落霞残照,倦鸟夕归,韶华不为少年留,你迈入了生命的凛冬,苍髯皓首,人世渐远,黄泉渐近,尘世的舞台行将谢幕,荣辱随落日西沉,兴衰逐逝水东流,宏图终成画饼,心境苍凉,忧肠寸断,你负苍天,苍天负你,莫奈其何。
这些就是,曾经的你,支离破碎,混乱颠沛。
三春杨柳、九夏芙蓉,终不过一枕清霜、两行秋雁。
呵呵。扯远了,还是说电影吧。
影片场景布置得好,道具真实,细节丰富,年代感十足。尤其歌舞、音乐、配乐很不错,特别是最后部分众人合唱《送战友》时几乎令人落泪。还得说一说男主黄轩的表演。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好演员不多,演技好、不装腔作势、不牵强附会的就更少,他在本片中的表现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由一个长镜头拍摄的战斗场面。这让人想起影史上一些著名的长镜头。《俄罗斯方舟》共90分钟,一镜到底,全片就用一个鬼斧神功般的长镜头讲完了俄罗斯近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变迁,实乃影史之最;斯科塞斯的《好家伙》中教科书般主角从大街上到餐厅到厨房到舞厅全程严谨流畅的长镜头;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一个对话场景的长镜头;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开场时打台球的那场戏,等等,均是长镜头的典范运用。
但像本片中持续5、6分钟的整个战斗场景用一个长镜头来完成,却应是个人观影史中所仅见,令人为之一振。这就是上文所说的冯氏抽风式的天资的灵光闪现。当然若有人嫌该战斗场面不过瘾,那他应该去看看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肯定不会失望。
电影看完,曲终人散,一如当年。
那时芳华正茂,貌似有大把机会可去再造山河、重整乾坤、唾手功业,白昼跑四方、漏夜观兵书,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毫不在乎地挥霍着光阴的故事,慷慨激昂地上演着青春的乌托邦。所有的一切拼凑成了那些语焉不详欲说还休的往事在追忆的寒风暮雪中摇摇晃晃跌跌撞撞飘飘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