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说领先三步是烈士,领先半步是英雄。
私募圈宁泉资本的杨东刚和神农投资的陈宇两位杠起来了,杨东宣布逐步撤退光伏、锂电、电动汽车相关股票并已经降低仓位到45%,陈宇杠了回去,年轻人不讲武德;市场批评机构抱团取暖声音渐起,都很有意思!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行为。多头和空头插肩而过,互道一声傻*。每个参与者都在选择,为选择而埋单,无论机构还是个人都是如此,愿赌服输,赌未来或是现在。两位私募基金经理应该都算人中龙凤,杨东管理的有100亿,陈宇管理10亿左右,总归还是得为投资人负责,大资金是要守富,小资金要创富,不要领先市场太多,半步就好。
整天看着“茅台们”在天上飞,埋怨机构抱团取暖声音渐起,大佬但斌回应“如果业绩不好,你抱个团试试”。仔细翻了一下,机构们重仓还没拉升的还真不多了。只可惜多数散户的思维还没改变,爱捡便宜的毛病一时半会很难改,听消息,做短线,回头看去,曾经拥有的如今飞上了天,高攀不起,痴心执着的总是让自己伤心欲绝。赚了无数次指数就是不赚钱,外面的世界如此美好,但是与我无关。
苦苦支撑后,聪明的开始加入基金阵营,成为了机构。
基金潮如约而至,前几发了5只爆款公募基金,认购量超1100亿,所谓爆款,就是那种认购资金远超募集资金量和募集时间非常短的,易方达发了一封感谢信,大意就是谢谢各位老板,我会努力的。规模是把双刃剑,对基金经理来说,上规模,工资才可观,市场号召力也强,规模过大,便不好做了,各家都盯着呢,赚钱才是真的,让持有体验更美好才能让勇气变成信仰。
前几天申购一只基金只确认了3层资金,像皇帝翻牌子般,退回了大部分。有人说要有标准,一是规模在2亿以内的要谨慎,5000万以下的直接忽略,管理费少了,研究团队就跟不上,团队一年起码也要花个几百万的;二是从业年限少于6年的,没经历一轮牛熊的谨慎,投基就是投人呐。买基金还真有可能是扔飞镖,分投,散投比较合适,混个行业平均水平就够了。去年业绩第一的,来年却未必,还在前20%就阿弥陀佛了,想暴富,呵呵、这个世界有天理的。
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