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霍霍日夜忙,九成收入捐儿郎

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一双饱经沧桑却依旧平稳有力的手,一把渐生光亮的菜刀,没有吆喝声,只有磨刀的霍霍声。

现年92岁半的吴锦泉老人依旧在那里磨刀。

这个月他一共“磨”出了1966元,除了留下其中10%的钱留作生活费用,其它九成他照例还要送到留市里的红十字会。

只是,吴爷爷感觉这1796.4元太过零碎,还是想凑个整数在送去捐款。

多年来,吴爷爷一直坚持磨刀的工作,也始终没有放下捐款的执念。

他一个月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还经常像这次一样,为了把钱凑成整数而放弃仅剩的休息时间。

吴爷爷给红十字会的捐款基本都用于资助贫困山区儿童读书和生活。

他曾经在年轻的时候担任过生产队的队长,还曾当过民兵营长,后来又成为了种猪场的场长。

他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爱心志愿者,也是感动中国2015年年度人物。

吴爷爷一心做善事,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奉献社会,无私无悔。

他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着俭朴的生活,将本就十分微薄的收入,九成捐献给公益事业。

多年来,他捐款了二十五万,折合成磨刀数量就是七万余把。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图了些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他只知道磨好一把刀就能收入3块多钱,多磨几把刀就能多资助一些渴望知识的孩子。

老一代人似乎都有一种出于本能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他们看不得孩子们吃苦受难,看不得孩子们无学可上,看不得贫困地区被贫困问题一直困扰下去。

吴爷爷的善良质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都体现出上个时代的民族精神的脊梁意义,也将会成为这个时代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时代力量。

我们都可以成为吴爷爷公益事业的接班人,奉献自己的爱心,为公益事业出一份力,尽一片心。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