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出国弥补不了早期教育的遗留问题

很多父母说:现在的教育环境太不适合孩子,孩子太苦了,大人跟着辛苦。身体上觉得辛苦,心理上更辛苦。所以能把孩子送出国就送出去,只要孩子喜欢,砸锅卖铁我们也愿意。

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小别离》又验证了这一现象。

8年的教育工作下来,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见过各种类型的家庭。

常见选择出国和移民的家庭有4种:

A. 家庭经济条件殷实,觉得留学和移民是高大上的事情,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钱来解决。

B. 父母因为工作关系或离异问题,疏于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希望通过留学或移民的方式改善这一问题。

C. 因为对中国教育体制和社会压力的成见,认为也许到了其他国家就会摆脱这些问题。

D. 孩子主动向父母要求出国,暗暗期待离开父母的管束、自由放飞的生活。当然,很大程度上同龄同班的孩子们之间也会互相影响、随波逐流。

注意

今天不说留学和移民,只说家庭教育

Q:你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吗?

A:再好的教育工作者,也改变不了家庭教育的问题,顶多只能改善。当我意识到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时,我毅然决定辞去了以前的工作。虽然一开始也不适应,并且换了工作以后你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平衡工作和家庭。后来我知道,有些地方妈妈要学会原谅自己,孩子的成长中陪伴和独处都是需要的。

Q:如果有条件,你是否会考虑举家移民?

A:我身边有很多亲朋好友,举家在准备移民,还有一些已经在海外生活的。其实这都是每个人的不同选择,到了合适的时候做想做不同的事而已。

你指的“条件”我会衍生到很多非物质条件方面,比如:孩子是否能适应新国家的文化和生活环境;如果是举家移民,那么到了新的国家以后,我可以做什么。还有夫妻一方需要陪读的情况很多,难道我有了孩子就不要丈夫了么。

Q:在留学和家庭教育之间,你更喜欢哪一个?

A:海外学校对中国留学生的评价:

最常见的是:独立性太差,以自我为中心。

其次是:过于追求物质,忽视精神独立。

这就倒退到孩子启蒙教育阶段的遗留问题。与其说喜欢,不如说哪个更适合。

Q:你怎么看待低龄化留学的问题呢?

A:如果在一个从小注重习惯、性格、情商和教养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再早出国留学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相反,父母言传身教有问题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留学也许会改善一些性格缺点、提高社交能力和独立能力,但是习惯的问题很难得以根治。

Q:在这8年里,你碰到最头疼的事情是哪一件?

A:角色转换。

24个小时每个人时间都一样,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能够安排好自己时间、随时切换角色的人。

Q: 还记得你最难过的时候吗?

A:我高中同班有个曾经的好朋友,在同学录的上面给我留了一句话:Something has passed, let it be. 现在看这句话觉得:哦~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Q: 你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

A:不是教育,是引导。没有一个父母能在孩子出生前,就做好孩子一生教育的准备,都是边学边做。

还有一个重点是,慢慢放手。我不希望我孩子长大了还是什么事情就要叫妈妈,也不想变成一个夹在儿子和媳妇中间的婆婆。

Q:你的家人支持你的工作吗?

A:不完全支持,也不否定。主要是看工作会不会影响我的健康、会不会影响我的家庭。在能负担起基本生活开支的情况下,工作更多是一种自我价值的附加认同而已。

Q: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A:我希望更多父母能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为了父母眼里的成绩、为了父母的面子而去争什么。能活出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好的。

Q:你觉得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呢?

A:找到孩子不同的地方,帮助其发现自己的潜力,成为一片独特的叶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