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从时光的层幕中走来,这是最后的舞台,最后的谢幕。她摆给这世界最后一个姿态,依然色泽艳绝,刻骨苍凉。
赤红与灰蓝,玲珑与平展,阴凉与薄软,旗袍与毯子,艳极亦静极。望向房门的脸容,虚无安详,凝定着她注目这世界的一瞥......”
这是关于她的故事,每每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大都要翻出来听上一段。听着听着,心境完全融入了她的故事里,再也无瑕顾及其它。
喜欢她的文字,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所以,我不想活得太明白了,为自己得过且过居然找到了理由。她说,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想必这句也只是她对曾经的爱人才有的心思吧,爱既已远去,她该不屑为任何人低到尘埃里了吧。
她,是张爱玲,一个曾经身世显赫,少年成名,爱到幻灭,而后远走异乡的传奇女子。关于她的故事你不一定知道,但她笔下流泻出的一段段精彩的文字,你一定知道。
如果让我来评她的文章,怕是对她最大的亵渎。不过,以她孤傲的性子,也是不屑我的胡说。我浅薄的底子,只能感到她文字的那种苍凉,还有她对笔下人物的苛刻,从不肯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七巧,顾曼桢,葛薇龙的不幸,都是她一手造就的。即使是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看似圆满的结局,也多亏了“乱世不肯活得太明白”的囫囵。
我是张迷,但相较于张爱玲笔下的故事,我更喜欢张爱玲自己的故事。我一点点收罗着关于她的故事,每知道多一点,好像又与她亲近了一步。我常以一个俗人的心思来揣度她,是不是因为她太苛求于笔下的人物,所以老天也给她一个凄凉的人生。亦或者是,她凄凉的过往,成就了她一生的传奇。
“凄凉”是我自作主张的标签,内里除了心疼就是心疼。倚靠着浮华的家世,依然是寂寞的童年;父母亲在新、旧两种生活方式中撕扯,只留给她心酸的成长;天才与废物的双重身份,只会让她缩进自己的壳里;向往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也只不过是镜花水月. .....亲情,爱情于她都是奢望,她这一生也只有几段友情,不曾辜负过她。
相较于市面上众多描写她的书,我更喜欢《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倾城张爱玲》一书。书中的文字,是带温度,有触感的,作者对张爱玲有着同样的偏爱,即便是凄凉也要赋予别人无法企及的美,但张爱玲却不能回馈给粉丝同样的热情。这么一个擅长文字,看似通透的女子,却是不善交际的,她更喜欢与懂她的伴侣或三两朋友,躲在一处饮茶畅谈,也不愿或者是无从面对狂热的读者。
对于喜欢张爱玲作品的读者来说,先来了解她的故事,会更能体会她文字的含义。她的生活融入在了故事当中,她对这世间的看法,架构出人物的灵魂与命运。
她,童年遭遇父母争吵离异,母亲远嫁异国,但以她嗜书如命的性子,三岁摇摇摆摆吟诵“商女不知亡国恨”,十岁懵懵懂懂读红楼,品三国,有书为伴的日子,即便没有母爱的庇佑,想必她过得也是惬意的。
但童年父爱与母爱的缺失,也必定为她今后人生,埋下很大的坑。滥情的胡兰成一句“因为相知,所以懂得”,轻易就俘获才女的芳心,用行动还复他“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几经辗转反侧,张爱玲终是不肯将就,不肯成全。从此胡张二人,再无瓜葛。我喜欢张爱玲用情的执着与放弃的狠厉。至于她笔下,有无这样的人物,我却记得不大清楚了。也许,那只是我的理解,张爱玲本人却不这样想。
“成名要趁早”,她成名真的很早,甚至是一夜串红,和现在的网红有得一拼。有人说,她的根在上海,她成名的故事也多是发生在各种弄堂里。在她移居美国后,便再无爆文出品。
也许是因为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她的小说并没有如在国内那么畅销。但后期张爱玲操刀编剧的电影《六月新娘》,《人财两空》等却很是卖座,与她的小说风格完全不一样,充满喜剧天份,是在生活困境中发出的人生笑声。
张爱玲从不讳言她对《红楼梦》的喜爱,甚至花费了十年时间写出了一部《红楼梦魇》,其考证的细腻、感悟的独特,令很多红学家都大为惊异。
不管别人怎么评她,不管她的成就几何。我就是喜欢她这个人,喜欢她的不拘一格,喜欢她的痴情,喜欢她的才情,喜欢她与朋友、亲人的泾渭分明,喜欢她那恍若隔世的冷和孤寂,欣赏她的决绝。无论困境与顺境,都清醒地活着,直到生命的最后。即便都不被世人所理解。
我很想穿越时空,静静地去看她一眼,保证连她的衣角也不去惊动;看似不经意地帮她一次,说不定我也会收到,她悄悄回馈的名贵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