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李寡妇卖地引纠纷有感

    白嘉轩仗义多给李寡妇五斗买地,因寡妇贪利一地许两人为赚差价,白鹿两家因地大打并不惜倾家荡产打官司。                                  看了书评,大多数人觉得这点小事值得倾家荡产打官司吗?白鹿俩家不缺这点钱,却因小事闹大不惜倾家荡产争口气感觉有点意气用事不划算。                                                          大多数书友没在农村生活,体会不到地对于农民的重要,还有更重要农村人际关系简单复杂化。早些年,地是农民生存根本,年年种地收秋因垄边闹矛盾打骂架结仇多的是,占便宜种地边道收秋牲口趟别人庄稼,看似鸡毛蒜皮小事,毕竟多一垄你也发不了大财嘛,实则农民贪小利情节有,这种不算可恶,更多的是仗势(或富或狠之势)欺人,家族大兄弟多或者为富不仁欺负弱贫很多,所以早先农村混的好的要不人多要不富裕,欺负人可以但绝不能被人欺负丢了脸面输了阵仗被人压一头。                                                  白鹿俩家说白了都是白鹿原上最富俩家,不在乎为地花的钱甚至到最后不在乎寡妇在此事中的对错,只在乎一口气,在乎谁比谁势强,输得就被人了一头,这才不惜倾家荡产,越是乡党里富裕人越在意脸面,白鹿俩家父辈相争,现在子辈意气斗不能输。            现在社会人的眼光见识格局因网络而看得远变大,可能觉得可笑意气用事不值当,毕竟利益得失考虑之下会想着和气解决问题,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十里八村出名的白鹿原上两大富家,在乎就是这个脸面,说白了是社会环境造就的格局无法大,农民的虚荣心只有在白鹿原上得到满足,不会像晋商一样走向全国,更无法像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胸怀天下,天下通商的远大报复。

        絮絮叨叨的长篇,有以现代人眼光个人的反思格局,也有对农村社会背景的分析,但是对农民对本书没有丝毫否定鄙薄相反深深的赞叹,作者不愧为大师,对农事描写细致活现,对农村心理白鹿倆家因地之争,作为农家子弟深有体会,巴尔扎克评价此书为民族秘史,秘史就是揭开历史帷幕下不为人道不足以史书记载,但也最能反映当时社会现状。

      个人观书有感而发,可文才不足,无法尽抒胸臆,权当练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早上上班的时候,我正在地铁里捧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 八点一刻正是一线城市上班的高峰期,地铁里挤满了人...
    笔墨曹西西阅读 793评论 3 5
  • 你是不是常常听到这句教导, 年轻人,别眼高手低。 有个工作就不容易了,你还想要工资? 有10块补贴就不错了,你还想...
    nyer07阅读 133评论 0 0
  • 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强大啊!竟然能演造出那么多名山名水,泰山就是当中之一,而且它还是五岳之首。在今天,我很荣幸登上泰山...
    望情华阅读 1,376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