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朋友的名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把周围的人物关系分为四种:有血缘关系的是亲人;曾经同窗共读的是同学;有业务往来的是客户;社会上因志同道合结识的是朋友

为什么把朋友放在最后一位?因为这种关系是我最不擅长经营且认为最难维系的。

前几天,女儿班上同学的妈妈突然联系到我,需要帮个小忙,20块的小配件从别家调到货,免费给她修理好,给我发了个50的红包,我一再说别给了,没几个钱,给返了30,但她一直没收,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是女儿同学的妈妈,又觉得有眼缘,就多聊了会儿,甚至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共鸣,还窃喜交到了一位“朋友”。

她是工作于某保险公司,建议我去试试,一直对做保险有抵触,家人入的几份保险都是被忽悠上的,事后用得着才发现完全和保险代理人说的不吻合,就客气地拒绝了。

过了一天,又来了店里,找邻居换条车胎,就在换胎期间,来了她一朋友,也就是拉拢我去保险公司的又一说客(事后才意识到的),碍于情面,又觉得她俩说的比较实在,看不出有任何的目的性,含糊的应承了。

接下来她亲自接送带我去了类似于入职动员会的活动,第一步有年薪上百万的优秀人物激情讲话,第二步有两个人对一桌新人逐个提问,逐个答复,其中一90后年轻小伙说上月工资为1万9,在我们这个三四线城市是相当诱人的报酬,第三步和台上讲过话的百万人物面对面交谈,进一步洗脑。最后,这位同学的妈妈在来往途中一直灌输心灵鸡汤,很励志的那种,还着重强调咱俩性格很像,很投缘,简直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我以为真就遇到了一位诚心知己,甚至相见恨晚,激动到夜不能寐。

但当被送入新人培训班,看到很多保险代理人都是这样推送手上的人,我产生了怀疑。上午课结束后,通过几个平台查阅了有关保险公司的招聘流程后,恍然大悟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套路,拉我入职保险公司,是为了扩大她的团队,增加她的收入,唯独与做朋友无关。

下午断然退训,此后那位同学妈妈-我以为可以付出真心交往一辈子的朋友再无联络,我想以后我们的关系仅限于碰了面点头打个招呼而已。

我不轻易与人以“朋友”相称,因为朋字由两个月构成,而月亮代表的是你我的心,不付出真心就没有称呼朋友的资格。

所以,别以朋友的名义消费老实人的情感,玷污朋友的崇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