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选择《老友记》来讲解口语呢?
答:因为老友记比较经典,就像是每年必看的《西游记》和《还珠格格》一样,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很多剧情我们甚至都已经能倒背如流,但是不妨碍这些剧成为符合大众口味的经典作品;第二个是因为我很喜欢,很了解,在我喜欢的领域里面提炼出来的口语内容我自己更加自信一点,而且我有兴趣才能继续坚持下去。
2. 很多人说《老友记》已经过时了,为什么还要讲?
答:个人认为:只有过时的梗,没有过时的语言。里面有些梗可能是属于当时流行的梗,就像是我们每年的流行语都会变一样,但是语言的使用方式和表达方式几乎是大同小异的。比如我们十年前看的剧,里面的语句使用和现在相比也没多大的不同吧。很多人都想着用当下最时髦的话来表达以展示自己的“不一样”,可是脚踏实地的去表达才是学习应该有的良好心态。
3. 与其他人讲的不同之处在于什么地方?
答:最根本的不同应该就是我是我吧,我的想法和想要讲解的知识点都是基于我自己对英语的认知和以往的授课经验(我本身是一个英语老师),我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中文惯性思维所产生的英语和英文思维下表达的英语的差异。 我知道很多人都以《老友记》为“课本”来讲解过,或许跟其他人有雷同之处(毕竟“教材”是一样的),但是我希望我自己的知识点还是能戳中一些人吧~
好啦~开始进入正题啦!
1. “他是一个驼背”该怎么表达呢?
很多人看到“他是”第一反应就是 “he is (a 驼背)”,可是其实驼峰/驼背(hump)是一个名词(n.),所以正确的的说法不是“he is a hump”, 而是“he has a hump”。
另外,“假发”的英文是"hairpiece",当然“wig”也是。wig更倾向于包头的那种整体的假发,而hairpiece可以指那种假发片。那戴假发怎么表达呢?我们用"wear"这个单词来表达“戴”,所以“戴假发”就是"wear a hairpiece"。
2. “我去帮你点杯咖啡”
“I'm going to get a coffee for you”, 对吗?句子完全正确,但是表达太中式了,我们来看看地道的表达是啥?“Let me get you some coffee."
"let me ..."这种用法在英文里表达“我来...”的场景里面很常用,比如:我来帮你 "let me help you";再比如:我来告诉你实话 "let me tell you the truth"
3. "to hell with her" - “去她的吧”
"to hell with..." 是一个固定的短语搭配,意思是“让...见鬼去吧”也可以翻译为“去XX的”。就是你要“去谁谁谁的”那就 "to hell with谁谁谁" 就好了。 so easy,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骂人了~
4. 在安慰朋友的时候我们会说 “我知道你现在很痛苦”/“我知道你受伤了”,用英文来表达呢?
"I know you are hurt" - “我知道你被伤害了”;当然,除了这种表达英文里面还可以说"I know you're feeling a lot of pain", 直译就是“我知道你感受到了很多疼痛”。那我们其实可以从这句话里面感受到,英文很喜欢动词的来营造出一种“氛围感”,“我知道你感受到了疼痛”远比只是陈述“我知道你受伤了”这个事实更能引起人的共鸣。
5. 在一段关系里面我们总会经历一段倦怠期,那在倦怠期,我们会和对方保持点距离,那如何来表达“我们有些疏远了”呢?
"drift apart"是一种不错的表达方式。"drift"的本意为“漂流,漂移”,所以"drift apart"这种表达方式其实相当有画面感的,就是两个人像漂浮在水面的木板一样,越漂越远... 具体运用可以表达为:People always drift apart “人们总是渐行渐远”。(语法点:因为drift在这个短语里充当的是动词(v.), 所以就不用再加“is”/“have”这样的动词了。)
好了,第一篇内容虽然没有把第一集完全覆盖完,但是一次性把内容放的太多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所以暂时就更这些吧。后续一定会再跟进的!
有什么建议/意见或问题欢迎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