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雪峰又火了一把。
张雪峰的一顿关于女儿就业的豪言壮语。他直言不讳:如果女儿学习不好,混个本科学历就行,毕业后进银行工作,毕竟他名下两家公司常年有上亿存款,女儿在哪家银行就职,就把钱存到哪家,别人拉存款要一家一家跑,女儿只要把自己亲爹伺候好就行了
很多人表示不爽,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就是因为太真实了。
让咖啡馆里装着上班的失业大军情何以堪?
让收入一降再降,年终奖没有着落的打工人怎么看?
人们在比较中唏嘘,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命运。
孩子的未来越来越难,上学还有啥用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即便有义务教育,孩子教育费用仍然是家庭最重要支出。这是有了科举考试以后,中国人的调性。
卷孩子的教育,已是中国人深埋基因的东西了。
学区房,砸锅卖铁要买;培训班,勒紧裤腰带要报名去上,衔接班、兴趣班、提分班,1V1辅导班……
把自己忙死才是硬道理,周末是没有的,要深埋在培训班。
一切都为了孩子,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些口号洗脑特别成功。
做了那么多,忙乎了半辈子,孩子输没有输在起跑线我不知道,教育卷起来后,家庭的收入因为卷起跑线,终于趴下了。
看看现在这就业形势,简直是 “地狱级别” 的难度。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有 1179 万人嗷嗷待哺找工作呢!2025年高校毕业又将放出1200万人,据说,2026年继续增加。
毕业人数在持续上升,失业人数也在持续上升。双升通道中,部分省市公务员编制带资上班,暂时没有钱发,给员工(公务员)打欠条。
我们不是不发,只是不知道什么时间发。
可是大家还是坚持去上班啊,毕竟这个编制(岗位)好多人在抢,稍不留神就变成失业人群了。在这裁员潮时不时就来一波的当下,很多人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更别奢求什么好岗位了,欠条至少有欠条,比没有工作好多了(也许是阿Q精神吧)。
今天看到文章也提到了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之一,清华北大学生毕业薪酬情况也出现了腰斩:2023 届平均月收入和 2019 年相比大幅下降,清华从 24339 元跌到 13221 元,北大从 24556 元跌到 13002 元。仅仅用热4年时间,学历的职场价值缩水近一半,未来还要继续缩水。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没能逃过这就业的 “寒冬”,更别提那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孩子了,月薪三四千那是一抓一大把。
网友在想:这上学读了这么多年书,到头来工资就这么点儿,你说上学还有啥用啊?
根据就业追踪机构Layoffs.fyi估计,自2022年初以来,已有超过400,000个科技工作岗位被裁减,未来会越来越多。
此外,消费降级也成了常态。2023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增速一直在回落,未见企稳的迹象。
大家都捂紧了钱包,这教育投入也难免受到影响。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问题也就是这么个问题。
我们不能成为张雪峰,难道还再像以前那样卷孩子了,出路在哪里?
卷孩子还是卷自己,这是个问题。
持有卷自己的人们认为:张雪峰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老师,有趣,说话直来直去,但是这波“炫富”打了很多人的脸,毕竟,都是家长,他也不是天生就有钱,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家长得努力啊,提升自己,创造多元化收入模式,少刷短剧,放点精力投资自己,要么好好工作,要么创业或在工作之余做点副业,为孩子、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卷孩子似乎不太可能了,讲究方法,正常上学,学点真本领,未来的学历和就业格局可能还要有巨变,至少不能仅仅执着于孩子的成就,而稍微用点力在认识这个世界,培养挣钱的兴趣和能力。
努力不一定会成为张雪峰,但是一定会让我们更有能量,这或许是教育最好的命数吧——你成为你,一个有能量的你,孩子成为他,一个独立的他。
家长和孩子在相互成就。
好了今天分享这么多,希望对老伙计新伙计有所启发!
首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