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文本解读之《饮酒》其十三“有客常同止”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1)。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2)。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3)。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4)。

(1)客:泛指某人。止:居止,居住。取舍:意为进退取舍,其中包括仕隐出处。“取舍”亦即“趋舍”。邈:远。境:境况,状况。

(2)领:领会,理解。

(3)规规:见识浅陋、言行拘泥的样子。常言“规规矩矩”,意思相近。《庄子.秋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愚:愚钝,不明事理。此处“愚”与“颖”对举,侧重于平庸之意。兀傲:独立不羁、傲然不群貌。“兀”的本义为高耸特出的样子,“傲”乃骄人之态。差:差可,大致差不多。颖:锋颖,颖脱而出。差若颖,意即大致能够像锋颖一样突出,卓尔不群。或将“愚”和“颍”释为愚蠢、聪颖,意思不差,但不够准确。

(4)《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有些人和你经常在一起,却未必是同道中人。不仅是志趣不同,甚至还秉性相异。但这并不影响彼此相处,大家在一起喝酒聊天,欢聚一堂,都没有什么问题。“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估计很多人都有渊明这样的感受。其实,作为朋友,可以分为很多层面(不是层次),而这样的朋友,在生活中也是不可少的。一个人不能只生活在云端,而必须学会和各色人等相处,如果你还想在这大地上行走的话。

当然,渊明这首诗并不是要表达这层意思,这只是我的一点感慨而已。渊明想要表达的重点,在于“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规规”与“兀傲”,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一个人若是活得畏畏缩缩,拘泥于世俗的浅陋之见,则只会平庸一生,而在卓尔不群的人看来,“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必须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活,不去计较世俗的成败得失,进而活出真正的自己,即便是被人视为“兀傲”,也在所不惜。所谓“兀傲”,其实是渊明夫子自道,他所说的“酣中客”,更是指他自己。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人,一为“士”,一为“夫”,在用语上即高下立判。

关于渊明此诗的主旨,马一浮先生评说道:“‘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屈原对渔父言‘众人皆醉我独醒’,以为醒胜于醉;靖节则自讬于醉,以为醉胜于醒。‘规规一何愚’,言醒者之计较利害也。‘兀傲差若颖’,言醉者之忘怀得失也。‘寄言酣中客,日暮烛当炳’,若曰当续饮也。是故其所谓酒,不必作酒看;其所谓醉,不可作醉会。”

醉者醒,醒者醉,是醉是醒,谁醒谁醉,这其中的深意,又有几人能够明白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皓然大大大_ 我自小在城墙脚下长大,对城墙的感情也是不言而喻。也说,我爱它。 我...
    皓然大大大_阅读 118评论 0 1
  • 本集为《上海活字》系列短片的前奏。历经半年,我们从杨浦区的字模一厂旧址出发,辗转于江浙沪各地拍摄,希望能为读者呈现...
    小院集阅读 1,988评论 3 40
  • 1、加入打卡群,早起有点进步哦! 今天是我加入100天早起打卡群的第14天。 第一天的打卡时间是5:15分,排名是...
    舒柠檬阅读 538评论 9 3
  • 2017年8月7日如是家人温玲,种种子第7天 发心:我今不是为了我个人而闻思修,而是为了六道轮回一切如母有情众生,...
    温馨霏玲阅读 177评论 0 2
  • 《新居民孩子》 20180110 周三 嘉兴 晴 5 今天上午9点半就从家里起身出发去乡下。挺难得,一般...
    棻子阅读 129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