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求他更明晰地说出来:你的焦虑是什么?不管他13岁前还是8岁前,与父亲有关还是与母亲有关。你的欲望,你的策略,你的行动,你的检验,你的诠释,分别是什么?
2. 回归疗法本身强调大局观,就像派军队占领一个国家时,先占领大城市和主要铁路线。
3.以存在焦虑为核心去工作,存在焦虑是每个人的根本焦虑。不仅是来访者的焦虑,同时也是咨询师的焦虑。要求咨询师在带着存在焦虑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保持觉知,不要被来访者带走。
4.咨询师什么情况下容易被来访者带跑呢?就是咨询师自己当下的焦虑和自己的存在焦虑和来访者的焦虑染在了一起。
5. 占领一个大城市,接着扫平周围的城镇和乡村;再占领一个大城市,再扫平周围的城镇和乡村,实操中也不是不行,只要来访者能获益,就是一个成功的实操。回归疗法是在焦虑这一步,看到了问题,不解决问题,看清就算完。
6. 咨询师至少要区分自己的存在焦虑和当下的任务焦虑。
7. 焦虑就是一锅杂烩汤,是种种的情绪混杂在一起的。所以在做第一步“焦虑”时,就是把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的情绪拆开。比如说在个案中,很可能它是两个不同的循环圈套在一起工作。如果一开始焦虑没找清楚,后面两个圈就是套在一起。把焦虑找得精准,让焦虑变得单纯,把它落到单纯的一种情绪上,是做好实操的第一个要点。
8. 你现在体会一下你愤怒的是什么呢?变成一句尽可能短而精准的话。“我为什么什么而愤怒。”可以提醒他一个这样的句式。“我担心什么呢?”在焦虑这一部分上,他出来了两个圈。“我们一次只做一个圈,在今天的这样了个咨询中,你是选择从哪个圈开始呢?”就锁定了,就容易往下做了。当焦虑非常单纯而具体的时候,他的欲望就非常容易显现出来。
9. 当我们时间不够时,没有问题。第一次咨询找到焦虑就可以了。布置家庭作业:下一次我们探索“我的欲望是什么”。所以实际上这个圈,我们不要焦虑,它可以在任何一步停下来,只要找得精准。立足于当下,把每一个环节做好。
10.实操上有一个六步循环圈。最简洁最基本的操作就是把每一步都找到最能找到最能表达这一步的一句话或者一系列的一句话,把一团在一起打包的情绪拆分成具体单个的情绪,恐惧就是恐惧,哀伤就是哀伤。不要说一大串,而是“我怕死”“我对我自己很失望”。
11.“欲望”这一步也是,帮助来访者找到“我要XX”“我不要XX”。欲望无非就是我要什么,我想逃避什么。
12.“欲望”其实是一个目标,“策略”是达成欲望的一系列的方法。当欲望这句话找到了,我们就帮助来访者清理他的策略,回溯他的一生,他在这种情境下用了什么样的策略来达成。
13.策略一定不要让他一气呵成,不要在这里停顿下来。能第一时间显现的都是意识里面的,潜意识里的真正有很大影响的还没有显现。好,再沉一沉,放一放,让创造力打开,甚至想一想如果是别人的话他会用什么策略。
14.看到两批策略,看到那些他不能接纳的策略开始呈现。当开始信任还没有完全建立,可以用代号来指代他不能说出口的策略,比如“偷”“骗”。标号,前9个是可以说出口的,第10个作个标记,他心里明白就可以了。
15.“行动”,行为雕塑,做一个身体上的表达,每一个策略都有一个身体姿式和动作的表达,回到内心跟自己连接。
16.“检验”这一步实操要点:只问他“是”“否”。他会说一大堆与题无关的,听上去很有道理,咨询师糊里糊涂被带跑了。只问策略1-9是否行动了,是或者否。勾叉。不容易把检验和诠释搅在一起了。
17.关于自恋性暴怒,精神分析有关大堆解释,但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恼羞成怒。他感觉到自我不像他希望的那样好,所以怒的背后是羞耻感。羞耻感的背后是恐惧感,我的自我不像我原先以为的那样好那样完美那样可靠那样安全,这个恐惧与存在焦虑是有关的。从回归的角度看,就是他建构的自我不成功,他发现了自我不能像自己希望的那样运作,去应对存在焦虑时感受到的消极情绪。
18.回归疗法的特点:能够更快地发现问题在哪,而且标出一个自我结构发现和问题的大地图。将来解决可以用其他方式。像高手下围棋,左上角点一个子,右上角点一个子,左下角点一上子,右下有点两个字,五个子完了一大模样就出来了,整体的势已经形成,解决问题的大框架已经形成。
19.不同的界是心的基本选择的不同。比如在界“我X故我在”是直接在当下获得存在感。营界主要是追求成功,想成功地获得获得存在感的一些条件。守界实际上是不得不避免失败感,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歪曲。
20.得到了还不够,因为更深一层想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
21.所谓安全感肯定是针对不安全感所说的,就像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又”。经常追求安全感实际上在回避不安全感。为什么经常会有不安全感,非常简单,因为世界是无常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想获得的是无限的永恒地满足我的欲望,无限地希望世界按照我的样子对待我,这显然是妄想。个体在世界中一直就有被挫折失控的感觉,因此他才追求安全感。很多人一直在追求控制,安全感实际是和控制感连在一起的。
22.追溯童年创作情节和潜意识,无非是精神分析一派的做法,其他好多派的做法都是从现实实际出发的。回归疗法重点没有放在时间上,而放在你要的是什么,你怕的是什么,你用什么方式来要。和时间没有关系。
23.对个体来说,他从哪开始就从哪开始,来访者一定是带着焦虑来求助的,因此就从这个焦虑来开始实操了。
24.意象对话是在一个点上走得很透,回归疗法在根本的一个宏观去看。在回归疗法中勾出来的那些情结,可以用使用意象对话。不在一次咨询中同时使用,两个使的劲儿不一样。
25.对咨询师的要求确实高,要求清晰的理性辩析的能力,把他的那个圈最简单最清晰最核心地展现出来,因为来访者他本身往往是乱的。不能替他做。
26.发现自己掉入营界手忙脚乱,痛苦。你是怎么掉入营界的呢?发生了什么尼?这个是需要我们做回归疗法通过循环圈一步步认真看的。掉在坑里了,坐在坑里想一想:我做什么了?想什么了?往哪个方向走了?发生什么了?
27.你做了什么掉入营界了呢?痛苦就是一种焦虑的情绪,打包的说不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打包的痛苦拆成具体的情绪。是悲哀,愤怒,恐惧,还是着急?一个情绪一个圈。
28.边缘性人格障碍,他们的焦虑是什么,欲望是什么,策略是什么。。。对边缘的人也可以开始从欲望做。从情绪做他们会容易失控。他们经常沉溺在情绪里面,从欲望来做,帮他理清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会帮助他们把陷在坏情绪中的劲扭转,把他们拖出来。
29.策略不决定人的性格,策略就是人性格的一部分,是性格的产物。决定性格的是他心的选择,根本的选择。//生活风格,一个人选择了一种生活风格,整个一生所选的做人做事的基本策略,这个策略决定了人的性格。
30.别搅和就能做清楚,看清就一定能回归。
31.要真的感觉欲望是梦幻泡影,这欲望自然就消失了。也不需要专门建立欲望,自然就会看到心中更深层次中原来就有的欲望。
32.林黛玉,像她的表现完全像是一个守界的人,一个神经病,一个抑郁症。但实际上她是一个在界的人,她的焦虑是存在焦虑。虽然表现的像是守界的焦虑,实际上不是,这也是一般人很难懂她的地方。她的核心只在一个位置。
33.张国荣那么成功,为什么还抑郁呢?成功是大家认为他成功,那是他想要的吗?要到的不是他真心想要的,他还是不成功。特别不成功,活着就抑郁,临死更难过,心愿未了,死不瞑目。
34.死后发现自己白活了,于心不甘,所以闹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