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出5000万人的投资法:
皎皎如巴菲特者寥若晨星,放弃对于卓越的追求,或许能胜出7000万人中的80%。
从不做推荐的巴菲特前不久再次指出: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指数基金是个理想选择。借助于这条广告语,2009年ETF的发行倍增。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菲特自己从不买指数基金。个中奥妙在于,80%的投资人跑输指数,而老巴远远跑赢指数。
下决心不再短线追涨杀跌固然是可喜的进步,但重仓拿住一只或几只股票实际上是追求卓越的做法,上天堂或下地狱,危机并存。如果拿住了微软、万科、茅台等固然能一骑绝尘,但如果拿住了北电、银广夏等则万劫不复。仅仅有耐心是不够的,10多年前1000点买长虹的人,到了6000点也没有解套,专业的投资过程中有“定期回顾”的环节,以适应变化的市场,一般投资人往往会对此忽略。
为了避免上述弊端,建议在投资时先不必设立“卓越”为目标,因皎皎如巴菲特者寥若晨星。目标放低一些,以优良为目标即可,80%的投资者年复一年地输给大盘,所以能跟上大盘的表现即属优良。其具体方法就是以指数为标的的定期投资法,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ETF50、ETF100或ETF180等,选定每月的固定日期,将固定金额投入所选对象。这样避免了单家公司倒闭的风险,也省去了日常分析判断的烦恼。如果自2007年10月的上证6000点开始实施(运气最差的时间),每月20日左右投资1000元,截至2010年的3月,总投入为3万元,结果总值为3.1756元(数字可同比例缩放),而同期大盘下跌了50%左右。这里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人们的问题常出在“主意”太多以至计划变形,在执行中常因为当天上涨或下跌而临时改变计划,这种行为的潜台词是认为自己比市场聪明。针对这一点,我建议朋友写一张卡片,每个月到时拿出来大声朗读:“我准备坚定不移地执行此计划,我无法知道明天市场是涨还是跌。如果当天上涨,同样的资金就少买些单位,如果当天下跌,同样的资金就多买些单位。我不可能比7000万人聪明,就让我做一个像阿甘一样的傻瓜吧!”
这种像阿甘一样的“JUSTRUN”傻瓜投资法,虽不至卓越,但可以使之3年内胜出80%的投资者,即5000万人,总之应优于过去10多年的经历。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有!应是傻瓜投资法的2.0版本。以上例继续,大盘不跌按照原计划,越跌买得越多。例如指数下跌了10%,该月就投入1100元;下跌50%,该月就投1500元。这样在上述的30个月大盘跌50%期间,共投入4.3681万元,结果总值为4.7693万元。
这里谈的傻瓜式定投法使人能跟上大盘,即能胜出80%的投资人,胜出就会高兴吗?实际上在相当的时期,“胜出”并不代表赚钱。众人真正要的是什么?
先前提到的“30万15年1000万”的财务规划,我们认为是一个普通家庭可行的财务方案,现实中不同的人群的反应大体如下:
20岁,太早。(我还年轻呢,着什么急,早着呢!)
30岁,太久。(什么?那个巴菲特一年才21%的回报,我两个涨停板就解决了!)
40岁,太难。(炒股10年下来,亏得比赚的多,这还真不是好玩的!)
50岁,太晚!(唉,早知道……)
很多朋友大约处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对于这些理财意识已经觉醒的人,需要强调耐心的重要性。去过上海的人一定知道繁华地段的恒隆广场和港汇广场,这是大上海租金最昂贵也最为抢手的物业,是日进斗金的摇钱树。持有这些物业的香港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却披露:“我们养它养了10年才开始盈利。”对于言必称长于“抄底逃顶”的聪明人,陈启宗说:“我很笨,不知道怎么炒短线,我做长线。”就是这个称自己“很笨”的人,旗下的恒隆地产市值超过1500亿元,在香港名列三甲。
可见财不入急门,想想唐朝布袋和尚的诗或许有所启发:“手插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后退原来是向前。”
如果巴菲特是个能将“价值投资”理论倒背如流而投资业绩却平平的人,还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尊崇吗?答案是不会。
卖出股票的三个理由:
①企业本身经营恶化;②股票价格过高;③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由此引发的思考是,人们到底为何尊崇巴菲特?是因为他是个“价值投资”者?还是他的成功尤其在财务上的成功?
最重要的学习体验是:观察好股票,要长线投资,熊市定投,耐心等待。我准备坚定不移地执行此计划,我无法知道明天市场是涨还是跌。如果当天上涨,同样的资金就少买些单位,如果当天下跌,同样的资金就多买些单位。我不可能比7000万人聪明,就让我做一个像阿甘一样的傻瓜吧!”
我现在投资处于的阶段是:相信绝对的价值投资,以为指数基金能跑过大盘,投资指数基金为主,没有观察好的股票,观察一段时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