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行(九)安顺黄果树,令人震撼的美

从荔波一早坐车赶往安顺,到站已经12点多了。下车,每人吃了一个三块钱的特大包子,又匆匆坐上赶往黄果树的公交车。走高速,大约四十几分钟的车程,还蛮快的。途经安顺西高速入口,两边三层檐牌坊式,有点徽式建筑的风格,挺特别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景区游客中心排队买票的人依然很多。现在景区买票也是实名制,需出示身份证,和买车票机票一样。由于是旅游旺季,为保证安全,控制人流量,票上直接对游客的入园时间做了限制。

黄果树景区很大,分为陡坡塘、大瀑布、天星桥三个点。景点间都有大巴车接送,非常方便。此时已然下午一点多了,我们安顿好住宿,决定先游玩最近的陡坡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景区服务现在也高科技了,第一次进景区需持身份证刷脸进入,接下来的进出刷脸就行了,方便,高效。

里面蓝天白云,碧树绿草红花,河水流淌,鸟鸣啾啾,让人立时心旷神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沿着河边的栈道一路向上走,远远的就听见轰轰的水声。循声望去,一瀑白水从天际淌来,洋洋洒洒,气势颇为壮观。渐近,轰雷贯耳,水雾蒙面,但还是看不见水之发端。水天相接,这一瀑水仿若突然降临的天兵天将,雄赳赳,气昂昂,咆哮着奔腾而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是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师徒四人牵着马从瀑布上走过的情景早已镌刻在人们的心里,成了永恒的经典。此刻,真实的陡坡塘瀑布近在眼前,心中,不自觉的就响起了《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满脑满耳都是,和着轰鸣的水声,久久萦绕,不绝于耳……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是的,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生活,人生,无论一帆风顺还是挫折重重,都要靠我们脚踏实地的去一步步丈量。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返程的路上一直在想:为什么这叫“黄果树瀑布”呢?就像人的名字一样,姓字名谁总得有个说法由头吧。边走边看,河边长着一些高高大大的树,树形很好看,树叶也好看,有些像广玉兰的叶子,但比广玉兰的叶子要绿,要软,油光没有那么厚;又有些像核桃树的叶子,但树上又没结核桃。好奇心驱使,打开形色APP一扫,给出的答案是:黄葛树,还配有一首赏花诗词,道尽自然、人生的始末,很有味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一直在心里默念着“黄葛树、黄葛树”,嘴一瓢,就成了“黄果树”。于是我猜想,黄果树的名字或许就是由这河边生长的“黄葛树”而得名的吧。不过,这纯属我个人的胡乱猜想,并没有去查证。

斑驳的树叶间,跃动着夕阳的余晖。夕阳下,奔流不息的河水,泛着粼粼金光。行走,让生活如此美好。

好看的黄葛树的叶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天吃罢早饭,我们便去游客集散中心坐车。我们住的酒店离集散中心步行也就5分钟的路,是景区下设的游客集散站点,持景区门票可免费乘车到景区。不得不说,此次贵州行,景区的服务真是一级棒。

大瀑布是最精华的景点,我们决定趁着团队游的大部队到来之前,先去看大瀑布,再去天星桥。

好事多磨,大概是说好东西都是不易得的。从大巴车上下来,刷脸进入大瀑布景点,迎接我们的是一片大森林,参天大树,空气潮湿。林间雾气弥漫,脚下石板路湿滑,走路要格外当心。虽然温度感觉不高,但还是走得我们汗涔涔的。

一路向上,来到一个盆景园。里面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盆景,令人眼花缭乱。铁树的、银杏的、金弹子的、仙人掌的,都被修剪成好看的模样。特别是寻常的紫薇花,竟也被当做盆景来培育,看似一节斑驳干枯的死木桩子,头上枝条舒展,开着一串串红红的花朵,好不热闹,给人一种枯木逢春的感觉。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逡巡在此,仿若行走在苏州园林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出了盆景园再向下行,渐觉水雾扑面,像下起了春三月的毛毛细雨。我们一开始也觉得是真的下雨了,因为天阴阴的,树林里到处湿漉漉的。渐觉耳边轰轰作响,水汽也越来越大,隔着林间密层层的树木,隐约可见一团白气不断升腾,才惊觉马上要看见大瀑布了。

峰回路转,来到瀑布对面右侧的半山腰,水汽大如中雨,我们需得穿上雨衣戴上帽子方能前行了。只是在这个位置,我们看到的大瀑布侧影就已足够令人惊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辗转下到沟底,与大瀑布来个正面直击。眼前水浪滔天,耳边轰鸣如雷,悬崖之上,一瀑黄水凌空直下,狼烟四起,黄浪翻滚,恢宏之气,惊为天人。我曾为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雄浑赞叹不已,但眼前黄果树大瀑布的磅礴气势,更是惊天地,泣鬼神。用什么万马奔腾、雷霆万钧等词来形容,气场都还是太小了,根本撼不动其一根毫毛。该用怎样的词句来形容,我的拙笔实在难描一二,只能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做救兵来搪塞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沿着沟底的栈道,我们再次向上攀行,在高处一睹大瀑布的风彩。只可惜,水雾击打,眼睛上、眼镜上,都已形成了小瀑布,根本无法睁眼直视,只好用手遮着,眯着眼偷窥。每一注水流,翻滚而下,一簇簇,一绺绺,有点像老龙王发怒时的发须,怒发冲冠,威力无穷。空气里,水雾升腾,浓烟四起,杀气腾腾,有点儿像沙尘暴,实际上却是湿湿的水尘暴罢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顶风冒雨,沿着栈道我们终于来到了大瀑布的左侧身,背风,终于利利索索的睁开了眼,更近距离的一览大瀑布的容颜。只见一簇一簇的黄泥水咆哮着,怒吼着,飞身而下,怒不可遏,势不可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凭栏而望,只叹大自然伟力无穷,人之渺小如沧海一粟。

沿着台阶向下,就来到了大瀑布的里面——水帘洞。由于近期雨水不断,水帘洞多次关闭。庆幸我们的运气够好,水帘洞今天重又开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进入洞内,透过一侧裸露的壁口,可见急促而下的水流,纷纷扬扬,如沙如雾,可不就是挂在壁上的帘子嘛。不由想起《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穿过水帘飞身而出,古人的想象力何其丰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洞内,灯光变幻莫测,崖壁上垂挂的钟乳石,千姿万态,在灯光的变幻中煞是好看。置身于此,仿若天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出了水帘洞,返程赶往天星桥。旅游团的大部队如潮水般涌来,排队候车的时间明显延长。因为下午还要赶着去游龙宫,我们听从了天星桥景点工作人员的建议,只游天星桥可观的下半程。

匆匆忙忙,逆着人流穿过路边贩卖商品的小摊小店,来到高老庄附近。说是高老庄,其实并非庄,只不过巴掌大的一块洞天府地。向上通行的是两面石坎夹击的一条石阶小路,仅容一人通过。我们忍着他人怪异的目光,厚着脸皮逆流而上,好不容易到了宽敞的地方。附近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什么雄狮把关、九龙盘壁等等,但又热又乏,昏昏的头脑限制了有限的想象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好的是,认识了一种开花的树。

先不说答案,猜猜看,这开着朵朵红花的是什么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猜不出?再给点提示,给你看看它的根部。发达的树根牢牢地吸附在石坎上,形状是不是也像一幅瀑布?这种树多生长在南方河岸边,气根十分发达,一绺一绺垂挂下来,像老爷爷的长胡子。它还被写进了歌曲,与我们的童年生活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池塘边的………”说到这,你肯定猜出来了,对,它就是榕树。不过,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开花的榕树。记住,在天星桥,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美女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歇息片刻,我们决定返程下山。

谁知,当我们再次返回高老庄外商品云集的店铺,才发现,其实平台向东,才是天星桥下半程的入口,高老庄是上下半程的交界。原来,我们刚才废了老半天的劲儿,还是搞错了。估计也有很多游客跟我们一样,以为入口进,高老庄出,天星桥就游完了,其实全不如此啊。因为下半程的游客明显少了许多。

于是下半程走起。黢黑的石崖石坎,青葱的草木,谷底哗啦啦的流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有山有水,更加完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座自然形成的石桥,叫桥上桥上桥,凌空悬在崖壁间,真的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自然造物,简直太神奇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桥上桥上桥下来,沿着陡峭的台阶到崖底,就可看见石崖下一面平平的水潭,水潭的中央不时涌出大股水流,好像一锅沸腾的开水,向外翻卷着水花,形成阵阵涟漪。这就叫冒水潭,实际上是喀斯特地下暗河的出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冒水潭的下游,地势骤然降低,水流击打在巨大的石头上,浪花飞溅,形如白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一处河道拐弯处,河床突降,裸露出多年激流冲刷形成的圆滑巨石,巨石将河床凹陷处正好围成了一个漏斗,流水漫流而下,跳珠溅玉,似无数银练坠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形似漏斗的瀑布,下坠的银链又在中心收缩成深潭,激流碰撞,浪花翻滚,再次坠入漏斗的深处。这便是有名的银链坠潭瀑布。

与冒水潭相反,漏斗处恰好是一个地下河的入口。激流至此,水流下泄,虹吸入内,激流澎湃,雾气沸腾,甚为壮观!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来黄果树,叹自然奇观,震撼人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