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开始就很厉害,而是开始了才很厉害

我的明天是怎么样的?我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财务自由?当我徘徊于床和电脑之间,当我奔波在生计的边缘,当我在付出一切努力学习却未出现预期结果是,我常常这么问自己。

我时常不由自主的陷入思考中:为什么三年在学习的东西,现在依旧在学习。没有带来任何改变。

为什么现在的生活依旧是三年前的样子,每日为生计而奔波。为什么一直想要开始写作,迟迟没有动笔。就在我苦苦思索不得解时,无意间看到了一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渐渐有了一丝眉目。


“闭嘴,开始写”

在开始写之前,先谈谈我的一些经验。

三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就决定要过有钱有闲的生活。在大学期间无意间读了一本罗伯特清崎的书籍《富爸爸,穷爸爸》,里面讲到了被动收入的概念。工作一次,产生持续性的收入。

一开始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后来看到了租金收入,版税,利息......

毅然离职,奔赴前线。

后来果断辞掉了在杭州的工程师的工作,进入了一家投资理财的公司,主要是推广培训课程。在参加了公司的三天六千,三天七万的课程之后,发现盘太大了,这不是我能够操作和控制的。

毅然离职,既然这个方式暂时不可行,就从“开源”开始,转战开创多渠道收入,然后才是进行理财投资。

营销之旅

开始了营销学习之旅,期间参加了多个付费社群,通读国内外大师的书籍,收集了N多案例。在望着几个G的资料,我迷茫了。

好像我学习了很多,但是我又觉得什么都没有学到。然而我还是知错不改,继续学习。就在我辗转于生计之中。

与机会擦肩而过。

微商,管理太麻烦了。兴起的淘宝客,我觉得不符合我的理念,我让朋友去做了。自媒体,我写过几篇,没有坚持下去。直播,等等其实机会不少。

在学习了这么多依旧没有什么改变,生活依旧如此。是我笨吗?我可不承认。是我懒嘛?有点。

后来无意间看到了这句话让我联想起了之前读过的一些书,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一直做得动作是输入而没有输出,就在我为自己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而沾沾自喜时,却忘记了学习的本质。根据遗忘曲线,估计也忘了差不多了,好难过。

学习是为了用而学,而不是为了学而学。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在学习,止步不前的原因。

那么该怎么做呢?

学习有三个方面:

输入:

看书,看视频,听课,听讲座,能够听到看到学到的都是输入

思考:

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学到这些,然后进行自己思考,体会,感悟。这些对我有哪些帮助?可以应用到哪些方面?这样做会不会更好?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换个方式行不行?

输出

思考完之后列出具体行动步骤123,得到反馈,再进行修正,最后总结把体会心得分享给别人。

分享是为了帮助自己

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教别人自己获得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现在是知识变现的时代,通过分享,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自己的知识巩固了,感悟更深。

二.可以获得打赏,广告费。

三.聚集粉丝,获得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理清自己的思路,发现自己的不足

五.资源和机会会自动找上门。

六.出售产品

七.实现财务自由

八.帮助了别人愉悦了自己

无输出,不学习。

分享可以是语音,视频,写作,面对面,培训,演讲不限方式,但是一定要输出,把你知道的告诉给别人。不输出的学习等于没有学习,效率很低。不要觉的你懂的东西没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不知道你懂得的。

不要害怕写的不好,自我感觉罢了。一开始我也是这样子踌躇不前,后来无意间在《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这本书看到了这句话:

闭嘴,开始写。

一切的犹豫就是懒惰,先迈出第一步,不管结果如何。是对自我的肯定,认可。要输入就一定要输出。要输出就一定要不断的输入,而这就要需要高效率读书,获取知识。

同样的时间,获取知识的时间慢,理解慢,就是浪费时间。

这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策略和技巧解决的。生命不长,能节省的时间不要客气,用来享受当下,用来发呆,和家人在一起,是非常有必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快速阅读,高效率获取知识,快速变现,是一把利器。

我最近在阅读整理总结一些关于自我提升的方法,策略,技巧,工具。这些是快速改变生活轨迹的工具,有了工具,你想怎样建造你的方舟就怎么样建。

开始吧,开始了才很厉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