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顺天应时”。这是今天从网上曾士强教授的演讲中听到的一句话,也是中国古人的一个重要智慧。
按我们乡下的大白话,就是说,做事情不能硬去做,如果霸王硬上弓硬做,那不仅会做不成事,还会吃亏的。
我理解,句中“顺天”的意思,就是遵循规律,恪守规则,包括自然的规律,社会的规律,道德的规律等等;“应时”的意思,在于把握时机,抓住时机,用好时机。
不论顺天,还是应时,都告诉我们,世间的事,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应该遵循规律,如果违背规律,必然在规律面前碰壁,遭到曲折和失败。
而要做到顺天应时,又是一件很难的事,对人的修养、知识、智慧、性格等,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做的,就要加强这方面的积淀、思考和实践。
比如,首先要静,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都能有一个静默的过程,不要操之过急,做到三思而后行。如果匆忙行事,忙中就容易出错。更不要意气用事,那样出错的概率就更大了。
而在这方面,自己恰恰有短板,不仅急,而且容易意气用事,许多时候都留下了不小的遗憾。说回来,还是缺修养、缺知识、缺智慧,性格上也有缺陷吧。
听曾教授的演讲,悟古人的智慧,给自己照个镜子,也算是一个提高修养的过程。我们的生活,就需要这样的三思而后行,我愿给自己这样的提醒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