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拜读了一本和专业有关的书籍叫做《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这是浙师大杭幼师院的教授刘宇博士写的。一听名字我就觉得这应该是一本挺管用的书,因为倾听幼儿是我们当下在观察幼儿自主游戏当中非常关注的事,第二,书名当中还提到了倾听幼儿的具体方法,一种新的工具。那么带着这样的一个书本的题目我便去翻看和学习。
作者提到,马赛克方法真正的创始人是英国的一位高级儿童研究员艾莉森.克拉克开创的。当初艾莉森.克拉克开创马赛克方法主要是源于他去参观一座宫殿,这个宫殿是以一幅比较精致的马赛克图案来著称的,当时他在参观这个马赛克图案的时候,他发现这个图案是由大量的单个小片图案组成,单看每一个小片它是一幅画,然后从退后远处来看,才能理解真正的完整图画。所以当时这个克拉克把这个马赛克方法的运用到来观察儿童当中。他是用多种方法来获取儿童日常生活当中的各个细节,然后通过每种方法获得细节来构成儿童及及其整个生活的一个片段。马赛克方法的内涵及意义就是:你单看整一个单看单独的一个片段,他其实有它的价值,但是把它所有的多样的这些片段整合在一起,他能够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丰满的一个图像。
作者把马赛克方法比喻成是一个倾听幼儿的一个工具箱。这里所指的倾听也是多种指向性,包括观察,儿童访谈,儿童拍照,图书制作,幼儿园之旅,地图制作,角色扮演游戏,家长观点,实践者观点,研究者观点等等。所以说说。马赛克方法也不只是一种单一的方法。它是多个方法的集合。在倾听幼儿了解幼儿的过程当中可以是其中一种方法,可以是两到三种方法,也可以是全部方法的整合。
所以,我觉得从马赛克方来源的一种灵感触动上,从他的一个解释上我觉得可以看出马赛克方法弥补了仅仅通过教师的主观观察和解读幼儿的不全面和不完整性,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参与研究。书中有多次再用案例来举例说明马赛克方法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是随着研究的需要随意组合和变化,每一种方法就是一片马赛克,每个人包括老师,包括孩子,包括家长既是马赛克的应用者又是马赛克的创设者,最终将每片马赛克汇聚而成,呈现完整的儿童图景。
回顾自己在工作当中对观察儿童,倾听儿童的一些践行经历,其实我觉得这些方法在我们平常自己的工作当中也经常会用到,我觉得具体了解这些方法到底是怎么运作并不重要重要,因为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片马赛克方法,同时你都在运行着这些方法。但是今天这本书但是刘宇教授这本书当中的这个马赛克方法他带给了我更深刻的一种教育理念及儿童观。
书中给我触动最大的是作者对儿童这个角色的一种看法。在这个马赛克方法的运用当中,老师或者成人并不是这个马赛克方法的运用者,相反的,在倾听儿童过程中,儿童在也不再是一个被研究者的,一个被动者,他最大的突破就是儿童也可以作为这个马赛克方法的创作者,也可以作为这个马赛克方法的运用者,这就体现了这种马赛克方法在我们倾听儿童当中的一个灵活性和可变性。
说到这里,我又开始反观自己,我在想作为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或者是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去倾听儿童,并不是我去求证儿童什么,而是我应该去站在一个学习者,一个探索者的角度,要保持着一份好奇心,我去求知孩子他是一个变幻无穷的,让人觉得无限神秘的一个个体,然后我是在不断去学习他,不断地去发现他。所以,马赛克方法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他是非常以儿童为中心的,他的儿童本位主义非常强!践行马赛克方法是真正把“儿童视角”等观念真正落于实际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