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步履匆匆?
从什么时候开始,快点,变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耐心消磨殆尽?
生活,可否慢点,慢点,再慢点?
记得刚生完孩子那会儿买了一套龙应台的书,其中有一片文章叫《孩子,你慢慢来》。文中描写了作者耐心等待那个扎着蝴蝶结的小姑娘笨手笨脚地,慢慢地捆绑一株花的过程和心境。在育儿的这几年里心里时不时想起这篇文章,当我叫喊着孩子们快点吃饭的时候,当我催促着孩子学习拼音字母的时候,当孩子要求我陪伴她一起玩耍而我觉的百无聊赖的时候。我在反思,走过岁月的轮回,我的耐心都去哪里了?怎么就不能静下心来看着她们姐弟俩边吃饭边开心地嬉笑呢?怎么就不能抛掉成人世界的枷锁陪她们看看动画片呢?怎么就没时间看着他们稚嫩的小手涂涂画画呢?孩子们一次次地盛情邀请妈妈加入他们的快乐阵营,我怎么能一直敷衍了事?是我离开孩童的世界太久远太遥远了吗?突然想起泰戈尔的诗《最遥远的距离》,和孩子们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今天在单位餐厅和几个同事一边闲聊一边吃着饭,谈到了减肥反弹的问题,谈到了吃饭快的问题。其实仔细想想都很简单,问题在于我们太着急了,我们希望速成,我们渴望速战速决。减肥要成功,管住嘴迈开腿,坚持下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个班主任说有次晚饭时间紧张,她匆匆吃完饭就奔赴工作岗位了。结果肚子里面翻江倒海,折腾的够呛……曾几何时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时才真正明白养生专家说的话,吃饭要细嚼慢咽。由此可见,做事情不能着急,要遵循规律,要循序渐进,要慢慢来。
吃过午饭还不到十二点,旁边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放学了,列队行进,速度有点慢。骑着电动车,我在后边慢慢挪着。终于到家了,走进楼宇门的那一刻,有个小脑袋探出电梯看了一眼,我加速脚步进电梯。这是一个白白净净,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知道他那一眼是为了确定有人进来了,等他人同乘电梯。被等待的那几秒,让我陪感温暖。尽管眼前这个小男孩未曾谋面,还是忍不住和他聊了几句。由此看来,生活的步调慢点儿,有时也能给他人带来美感,舒适感。
于是,我在想,无论何时何地何处,做事情都要遵循规律,顺其自然,稍微慢点,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