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了一个月,旅行的好处很多,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可以遇见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更可以从有意思的人那里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旅行的后遗症也很多,比如我会觉得感受太多,各种角度题材丰富,有太多话题可以说,结果因为“多”,反而拖拖拉拉啥也没说。这也算是古人说的:少则多,多则惑_ _ _之一宗吧?
话题再多,也只能一个一个说,先聊聊关于说话与教养的关系,更准确的是:对最亲近的人的说话方式,决定一个人最根本的修养水平。
论“亲近”,最近的是夫妻亲子兄弟姐妹,然后是亲戚朋友同事邻居。再远就是陌生人了,对陌生人好好讲话,不算教养范围,那只是基本的生存聪明,否则会被打破头的哈。
猜想大多数小伙伴小时候都是很上进的,大概都喜欢过一个词:诤友,意思是能直言规劝的朋友。诤,是个书面用字,指“直爽地劝告”。诤友,诤言。——有这样智慧而友善的朋友当然是好事儿,当自己头脑发热或进水的时候,有人旁观者清地提醒一下,免得犯错误,犯了错误也能及时亡羊补牢,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可有人偏偏根本与这种智慧友善之人天壤之别,却总喜欢携带着“我是为你好”的正义感,振振有词给你添堵,其实只是一个毫无作用的扫兴鬼,有的还不仅仅是扫兴鬼,还可能是要命鬼。
扫兴鬼的典型作派举例:
当你兴致勃勃试穿新衣——不管是在服装店试穿还是已经买回来穿到办公室里了,她扫一眼便立刻发表“专家点评”:“你穿这衣服太难看了!”语气重点在“你”“难看”。
——场景绝非虚构啊,是我曾经听一个漂亮的才女朋友W说的亲身经历,扫兴鬼Z是她的办公室同事。请问这时候你的感受是不是会觉得Z只是说话不好听但贵在“敢于直言”呢?哈哈,其实真相往往正相反!
话说W还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聪明漂亮的北大才女作家,文风是以丰富内涵支撑的,不论故事结构还是闪烁其间的人生哲理都非常有嚼头,玲珑通透总令你会心一乐,令人拜服,对于服装与珠宝配饰的品味也实在是好极了,这些都是良好的家教和自我成长的表征。
反而那扫兴鬼Z,偏偏样样不如人,不如人者却总有着出人意料的小聪明,最典型的就是在言谈中蛮横表达优越感(所谓“蛮横表达”,就是实在没什么好优越的,只好硬装硬挺硬咋呼),不只是对W而是对几乎任何人都那个德行:“你连***都不知道啊?”——言谈以霸道表现高人一筹,而真实的情况反而是她断章取义,理解错误,一咋呼,令旁边不明真相的人误会她有多么高明。
W常常被这躲不开的扫兴鬼气急,说“你不理她吧,她以为你好拿捏;你跟她理论吧,觉得没必要,反而将自己与她混为了同类降低了身份;不跟她一般见识吧,又觉不甘心,不甘心在明明她学识修养灵感品性内涵相貌什么都不如你,凭什么让她在自己面前胡吵乱嚷?”
还以试衣服为例,W说,如果是跟另外几个朋友一起,她们会说,“我觉得这衣服不适合你”,这就是友善的表达,也是平和心境的表现,不需要此地此刻争高低,既是彼此旗鼓相当也是为人的智慧。
如果认为Z的表现仅仅属于办公室政治,踩着同事好往上爬,那还可能是高估了她。我没有听到关于Z的更深入的故事,所以用“可能”。她的很多没有教养的行为我想只要是有办公室经验的人都可能想象得到,也许各位的身边也不乏此类。
孔夫子有句备受批判的老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得罪了所有的女人,真是不应该,我猜,孔夫子这话一定有源头和针对性,没有深入探究孔夫子说这句话的背景,此处且不讨论。而且,这话的重点在后半句:
近则不逊远则怨。
近了,态度就放肆轻浮失了尊重;远了,又觉得受了委屈生出怨恨。
小孩子是因为本来没有分寸感,而家庭教育带来的都是错误影响。在成人中,女人男人都有这种人,稍微熟悉一点,就没了分寸,言行放肆嚣张,细微之处突破界限或是找优越感,越是这样做,越是露怯,往往都是些没什么好优越的人。
前几天,朋友跟我举了个例子,说一个她很信任的男性朋友L特意提醒她不要与某女人交往,理由是那个年纪在四十加的单身女人,对有学养有深度也相当有颜值的异性L,一时忘形竟然伸手拍他大腿。L大骇也大怒,因修养良好虽然当时怒不形于色,但从此知道此人不可为友。重点在于,那个女人在已经不能以“不懂事”为借口的年纪做出不自重的轻浮举动,不管你们多么熟悉,对方是有家有口言行严谨的男性。
对于讨人嫌的Z,谁都希望敬而远之,但因为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不能得罪了,总得和和稀泥面子上过得去,W因此很烦,好在家里有个非常智慧的丈夫和孩子,两人一开导,心结就疏通了。而一般普通朋友,干脆就算了吧咱们时间也是很宝贵的。
可有的人却不是那么容易疏远的,因为更近,近到有血缘关系或者法律关系,是家里人。
有的人在外面看起来无比正常无比有教养,回到家里就变得没谱了,横行放肆口不择言、行为怪诞疯狂可笑。把婚姻家庭当成撒野的地儿,这就是最没有教养的人。
而这种成年人,外人是很难察觉真相的。有个小办法是:观察家里的孩子,如果孩子还小的话。
也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近则不逊远则怨”,仔细观察有这种毛病的孩子,再仔细观察他的父母,就会找到源头,或者是父亲不懂得尊重母亲,或是母亲不尊重父亲,天天近则不逊的戏码在家里上演,孩子不模仿才怪。久而久之,这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小人精,会在对他友善的人面前挑衅放肆,也会时不时装弱者骗怜悯,孩子本来就是弱者,本来正常的成年人都会友善以对的,这种孩子通常会让人觉得很“狡”很难搞,但他不是生下来就难搞的,是父母亲在家里天天演给他看的。孩子一张白纸,看啥学啥,青出于蓝。
那种在外面很有教养的成年人再善于伪装,偶尔也可能不慎露出真面目:
比如曾经,在办公室听到一个平时斯文秀气从不高声说话、长得也挺好看的女同事在用公司座机电话时突然大吼,吓我一跳,“谁啊?” 看我不解的神情,旁边一位年长的东北同事深知人情世故的:“肯定是跟对象呗!还能谁啊?” 当时年少单身的我心里别扭极了,这“对象”可够倒霉催的。据说最后结婚的不是电话里的“对象”,不知后来的倒霉鬼过得怎么样?在那类型人的逻辑里永远只有“一物降一物”,降住了就好,彼此相爱为民除害。可算善举。
最痛苦的是,从未真正降服一直都在斗争,却偏偏绝不离婚。一方曾经以为强势降住了,另一方虽然忍耐一辈子却其实反而一天天清醒更不愿勉强相处,可一辈子的伤害已经形成了,对孩子们对配偶以及对上一代也伤害得够够的了。
一个好女人幸福六代人——古话这么说当然是有道理的,换到现代的结婚生子年龄看,幸福三四代人是没有问题的,当然遇到从来不会在家里好好说话好好做事的人,也会毁掉三四代人的幸福。
我从小喜欢研究心理学,这次出门真是巧了,一路上遇见了三个心理学老师,一位男士两位女士,都有心理咨询资格证的。第一个男士就坐在高铁的旁边位子,他最逗,说话一针见血地:“为什么杀亲族绝不会用在家里说话的方式对外人说话呢?因为他得活下去啊,在外面那样说话,他就死定了。”
杀亲族这个心理学名词,是一个在杀亲族家庭里长大的大姐告诉我的,她还说,她那个英俊的父亲在弥留之际的最后遗言竟然是对她说:“一个人也挺好的”。她母亲和父亲从未离婚。她父亲去世,她母亲也从未有什么难过的表示。就像当年她结婚生孩子,她母亲也没有什么关心照顾的行动,连温暖的语言都没有。
杀亲族就是最不会对家里人好好说话的人,是将所有的“聪明才智勾心斗角”充分运用到家里的人,一辈子自以为聪明能干,实际一辈子蠢笨如牛,干的都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不懂得对家里人好好说话的人,通常我也不觉得能够做朋友。这是我对一个人修养底线的最根本的判断。
曾经有一位被杀亲族父母倍加伤害的孩子成年多年后,才算对父母亲彻底死心,但依然不妨碍她尽孝心,她说,对于家里最疯狂的杀亲族,她只想说:
“你永远只会使性子,不会用脑子,更从来没有心肝,我实在没法与你相处,也无法真正喜欢你,之所以还在忍耐你,不是你有多八辈(广东话“很牛叉”的意思),而是基于我对自己品德和教养的底线要求,在尽责任。”
她说这话并没有真正说出来,在心里。
对于这样从杀亲族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我更多的是心疼是理解是愿意好好做朋友的,因为她懂得自省,没有“顺理成章”的成为又一个杀亲族,而是在努力终止恶循环,并且创立好的循环,真的了不起!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