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安作璋先生之《秦汉官制史稿》与祝总斌先生之《汉魏两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两书并读不免有抵牾之处。所思再三,记之如下:
1、皇权之边界问题
明清之际皇权膨胀,总览政事已成共识。然,明清以前之君王权力则何如?瀛洲学者(宫崎市定)认为,宋代以前的皇权并不能叫专制,宋之前的皇帝能够专制,是由于部分皇帝的个人能力。 此观点,不敢说正确但却有其理,余信之。
太史公数载,始皇“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由此是否可反推出,秦以前诸侯王之权力边界?余有一疑:秦皇独揽权势之隆虽未及后代帝王,然在秦汉时,已远超古昔故太史公如是说。
2、相权与皇权关系
余又一疑:若证皇权受限,必能找到史料证明 ;若政皇权至高,亦有材料支撑。故余以为,此问题实在过于宽泛笼统。制度的权衡运转,非静乃动,当落于更小尺度讨论,方有意义。
3、分析工具
余观书,常遇“xx集团”一词,惑而不解。有学兄指出:集团分析法是政治史分析的常用方法,由民国学者开启滥觞。阶级分析本质上也是集团分析,而历史分析常常伴随简化和失真,习惯就好。随后为了弥补缺陷,人际关系网络分析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