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密码,更是新时代年轻干部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面对百年变局和复兴重任,部分年轻干部中存在的“佛系”“躺平”心态、作风漂浮、言行失范等问题,不仅与党的优良传统格格不入,更在无形中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根基。新时代年轻干部必须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魂,以真挚的为民情怀扎根,以严明的纪律作风护航,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以真理之光点燃信仰火炬,铸就“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回望百年征程,李大钊在绞刑架前慷慨陈词“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夏明翰就义时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些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反观当下,有的年轻干部把“佛系”当洒脱,将“躺平”作时尚,在“手游追剧”中虚度光阴;有的把岗位当“跳板”,工作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在庸碌无为中消磨斗志;还有的奉行“精致利己主义”,精于算计个人得失。这些现象背后,折射的是理想信念的“沙化”与精神追求的“矮化”。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乡村振兴一线墩苗壮骨,在改革攻坚前沿淬火成钢,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奋斗中绽放绚丽光彩。
以初心之诚厚植为民情怀,锻造"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宗旨意识。“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黄文秀将年轻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然而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对群众感情淡漠,办事“打官腔”、服务“摆架子”;有的热衷“指尖上的政绩”,对群众诉求“打太极”;还有的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民生难题绕着走。这些现象犹如一记警钟,警示我们宗旨意识须臾不可淡化。年轻干部要主动到群众中“墩苗”,多坐坐群众的“热板凳”,多听听群众的“心里话”,多算算群众的“生活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真正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以纪律之弦绷紧作风之弓,永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政治本色。党的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更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安全带”。方志敏在《清贫》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种清廉自守的精神品格,永远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年轻干部“早节”失守现象令人警醒:有的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有的在“温水煮蛙”中丧失警觉,还有的在“人情往来”里迷失方向。年轻干部要时刻牢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的古训,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管住“第一次”,守好“每一关”,扣紧扣严扣实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让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