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给我们仔仔细细的讲了TCP/IP协议的5层架构,在理论层面分析了数据如何从上而下,变成了二进制信号,最后通过电缆传输到服务端。而服务端又从下而上,将电信号解析,最后层层封装成我们需要的数据。
而这一切和我们的Java有什么关系呢,且看下文。
简单说一下Socket
对于部分Android程序员来说,直接用Java去和服务端通信可能是很久远的事情了,现在来回顾一下代码:
客户端代码
/**
* Socket客户端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Socket对象
Socket socket=new Socket("localhost",8888);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获取一个输出流,向服务端发送信息
PrintWriter printWriter=new PrintWriter(outputStream);//将输出流包装成打印流
printWriter.print("服务端你好!");
printWriter.flush();
socket.shutdownOutput();//关闭输出流
}
客户端的整个过程非常简单,清晰
- 建立Socket连接(底层相当于建立TCP连接)
- 获取Socket连接的输出流(如果链接建立失败,则会抛出异常)
- 向流中写入数据,并flush(这代表数据发送到服务端)
- 关闭输入流(流对象在操作系统看来是一种资源,上层使用完之后必须关闭)
那么,Socket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每一种编程语言都要进行网络操作,而TCP/IP协议是计算机体系层面的,他是一个通用的概念,所以Java就对其封装成了一个Socket类,对于Java开发者来说,要想进行网络通信,使用Socket对象就可以了。
TCP连接
计算机体系是一个严谨的层级结构,下层为上层提供接口,上层只需要按照下层提供的接口传输数据,就可以和下层通信。比如操作系统,它本身也是一个运行在计算机中的软件,他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应用程序就可以间接调用操作系统的资源。
TCP的全称是传输层控制协议,它的作用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起通信的管道,后续的所有数据都要通过这个管道传输到服务器上,当数据传输完成以后,这个管道(在操作系统看来是一种资源)会被关闭。
建立管道的过程就是TCP的3次握手
- 客户端发送SYN报文给服务器端,客户端进入SYN_SEND状态。
- 服务端收到SYN报文,回应一个SYN ACK报文,服务端进入SYN_RECV状态
-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SYN报文,回应一个ACK报文,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端收到这个ACK报文后,进入ESTABLISHED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进行3次握手呢?
明明2次就可以建立连接的,计算机网络中的解释如下:
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
举个栗子:
什么叫"已失效的请求报文"呢?
client第一次发出的请求报文在某个网络节点滞留,以致于该报文到达Server后,TCP连接已经被客户端释放。此时,如果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服务端会认为客户端想和它建立连接,就会一直傻傻的等着,这样白白浪费了server的资源。
如果采用了"三次握手",server收到滞留报文后给client发出确认消息,client不会向server作出回应,server由于收不到确认,也就不会建立连接。
终止连接需要4次挥手
细节略。
KeepAlive和心跳包
首先明确一点,在TCP层是没有“请求”一说的,TCP是一种通信方式(对应的还有UDP)。”请求“一词是事务上的概念,HTTP协议是一种事务协议,所以我们可以说发送一个HTTP请求。
TCP层的KeepAlive
当TCP连接建立后,如果上层协议一直不发送数据,或者隔了很长时间才发送一次数据,TCP层需要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当超过一段时间后,TCP自动发送一个数据为空的报文给对方,如果对方回应了,说明对方还在线,连接可以继续保持;如果对方没有报文返回,并且在重试了多次之后则认为连接丢失。
注意:上述的实现在TCP层完成。
HTTP层的Keep-Alive
一个完整的HTTP事物如下:
- 建立连接
- 传输数据
- 关闭连接
在展示一个网页时,可能有很多次请求,图片,JS,CSS等等,如果每一个HTTP请求都需要一个完整的HTTP事务来完成,这样的开销(建立连接、关闭连接)是没必要的。
开启了HTTP Keep-Alive之后,能复用已有的TCP连接。HTTP/1.1之后默认开启Keep-Alive, 在HTTP的头域中增加Connection选项。当设置为Connection:keep-alive表示开启,设置为Connection:close表示关闭。
App中的长连接
首先,这里的长连接肯定是TCP层面的连接。上面已经提到过,TCP层建立的连接本身就是一个长连接,系统默认的探测时间是2小时。
对于移动端来说,他被分配的IP是内网IP,它通过NAT发送数据到外网的服务器,NAT内部维护了一张映射表,这个表有一个维持时间,如果一段时间之后移动端没有再发送数据,那么移动端的IP在这张映射表上就会被抹掉。那么服务器也就不可能再推送消息给移动端了。
所以,移动端必须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去发送一个"心跳包"来维护NAT上的映射表,这样NAT才能将服务端推送的消息转发给移动端。
长连接具体的实现例子很多,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而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
参考文章:
一个运维对KeepAlive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