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苗之君,因阅读写作,正在重养自己的路上。感谢来到这里,希望你能带走一点启发。
先看看以下你熟悉的场景:
场景A:你这样说:不好意思,麻烦让一下,借过借过一下。可是对方好像没有听见你说的话,纹丝不动。
但是如果这样说:小心小心,开水开水啊,别烫着了啊。对方却极其迅速的给你让路了。
场景B:你这样说:师傅,能把窗户开一下吗?你车里味道有点大。司机可能会说,你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了。
但是如果你这样说:先咳嗽做要呕吐状,师傅我要吐了,麻烦把窗户开一下。司机马上就会开窗户。
场景C:你这样说:(经典案例)。晚上你去ATM取钱,银行卡在ATM机上出问题了,需要人员处理,你给银行打电话对方会说现在下班,等明天处理吧。
但是如果你这样说:取钱时候不小心多出来钱了,对方会马上安排人维修。
你发现规律没,当你对别人说自己的需求时,一般无法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当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说话,涉及到影响别人利益时,你会很快达成你的目的。
当然,这不是让你撒谎,在不损害别人利益前提下,让你朝着利他的角度去沟通能更快的解决,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利他思维。”
就像蔡康永说过:“聪明人会把利己的事说成利他,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我要说的话是别人爱听的,但是我要做的事是对我有利的。”
他分享了一个台湾企业家的亲身经历,大概意思这个企业家在飞机上,把西装搭在前排椅背上(前排一直没人),当一对夫妻坐到前排时,那位女士坐着搭着西装的位置,但是她没有提出意见,企业家就想着反正人家没有说,正好自己累了想休息一下,要不就等女士说了再拿走。但是一会儿那位女士的老公站起来,很礼貌的对企业家打了个手势,说:“先生,不好意思,你的西装放到这儿,我怕我老婆化的妆,会把你衣服给蹭脏了。”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当时那个企业家一秒钟都没思考,一瞬间把西装拿下来,赶快说对不起对不起。
事情解决后,企业家就在椅子上想,如果那位老公是另外一个态度“先生你的衣服放到这儿会影响到别人,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吗?”企业家想可能就会和那个男人理论,甚至跟他大吵一架,因为那天他很累,心情也不好,但是就是男人那一个简单的举动,突然就让他没有任何的情绪,而且还要向别人道歉,这就是利他和利己的区别。
但是说真的,除非刻意训练,实际说话的时候,还能先想利他还是利己的,还能做到的那都是懂人性的高手。不是有一句极端的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起码说明人都是在乎自己利益的,人都是自私的,你说话能说到对方心坎上,是说对方想听的,而不是你想说的,那事情就成了一大半。
可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遇事不是首先想着如何找办法解决,而是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发泄一通,先指责对方一通,那架势就是你是错的我是对的,骂人骂街,别人都不行就自己行,让自己情绪爽了再说,至于别人听着心里舒不舒服,是否伤害别人的自尊,才不要管。所以,很多小问题就因为说话方式不对,升级为吵架和冲突,乃至失去生命。
所以,有人说,喜欢说话的人,说话不过脑子的人,话出来之前,没在脑子里面转三圈的人,活到80岁也是儿童级的智力,管不住嘴巴,没有掌握说话规则的人,说的越多错的越多,那还不如少说,或者让别人说,你就顺着说。
好说话,说好话,好好说话,那就先从利他开始练习吧。毕竟,人长一张嘴,不仅仅是吃饭。
共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