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大鱼海棠》后,我在网上看了几篇对其批评意味很浓的影评,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揪着影片中的三位角色之间的“三角”关系不放,对此我不禁在想,如果这部电影放在10年前上映,或许得到的批评不会那么辛辣,毕竟那时候网络思维、网络语言还没那么发达,比如“狗血”、“备胎”这些词还没出现,人们的爱情观还是比较单一,对于感情还是没有那么恶搞。
对整部影片的画面来说,用一个字形容“美”,用两个字形容“很美”,且导演在对于一些“煽情”点的把握是较好的,影片的前十几分钟,坐在我旁边的几个妹子“喋喋不休”,但随着剧情推进,她们的话变少了,全场观众也变得安静了一些,这说明电影确实多少get到观众的情绪。
《大鱼海棠》带给我的,有一些感动,但同时我又觉得少了些感动。前者更多的是感性,后者则属于理性。
缺了些人物的感动
出场人物多,但除了椿、湫、鲲三个角色之外,其他人物描述笔墨少,基本流于表面叙述。我认为一部好的影片,人物的塑造是尤为重要的,观众为什么买账,是因为观众能从影片人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当虚构的人物与现实的自己有了搭桥,代入感也就有了,这跟网络游戏能吸引一大批忠实玩家,昏天黑地乐此不疲地玩是同一个道理。
纸片化的人物塑造,传达出来的是干瘪的“感动”。导演说因为篇幅受限,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借口,或许真的因为资金匮乏、外包不接等原因限制,只能把影片时间压缩到一个半小时左右,但我认为影片后二十几分钟的“煽情”部分,可以压缩掉一半,用这十来分钟时间可以通过细节的展示,用间接的或直接方式,把人物卡片,多折出一些空间来,像纸变成纸青蛙就多了个蹦跳的技能,多了些形象生动。
缺了些剧情的感动
剧情略显单薄,我们从放映前发布的几款预告,可以大体了解整部影片要讲什么内容。由于单线剧情的推进,再加上纸片化的人物塑造,以及过于生硬的感情描述,让我从原有单纯报恩光环的女主角身上,闻到一股散发出来的为了报恩而报恩,为了报恩不择手段的尴尬味。由于剧本出现的硬伤,缺乏理性的剧情安排,导致电影发展到最后,出现动力不足只能为了煽情而煽情的问题。
《大鱼海棠》就像一张试卷,导演在考试时,忘记老师的叮嘱,花了很多时间在一两道难题上死磕,结果做题时间不够,被强制交卷。对于这张试卷,我评4星,多出来1颗星是怕导演放弃继续努力的念头。
一部好的电影,一部能成为经典的电影,其中理性编排的部分,才是真正让观众感动的部分,这对于导演、编剧的能力来说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必须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