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情境想象思维,指的是通过想象极限情境事件发生,我们该如何处置,为了更好的处置极限情境,当下的我们需要哪样的决策,做哪些准备,如培养哪些能力,储备哪些资源,培养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等,继而立足当下,做好当下,为未来做好准备。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提前想象一下,极限的情景,这样自己会更加坦然接受。今天看奇葩说,有一个人是死亡体验师。让大家体验死亡,告别。成千上万年来,无数人死去,无数人出生,每个人在短短平均三万天里活出自己,节目里的还有一句话让我很触动:一个从来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是啊,只有充分活过,才不怕死,不后悔。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活过呢?
1/爱过;
2/做过自己喜欢的事情;
3/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过;
4/曾经体会创造的延续性与幸福感。
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作《寻梦环游记》,里面的一个观点被其他作者总结:
一个人真正的死去不是死亡,而是世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他。
很多人都说,世上活得最久的人莫过于艺术家了,包括作家、画家、音乐家、政治家、哲学家等等。
但,我不禁画个问号,真的是如此吗?
这是个哲学问题——你的生命,究竟是为了什么才有的?
是为了百年不朽的名声吗?还是为了千年不坏的招牌?
我相信这些艺术家、作家、画家、音乐家,各种家们,成为“一个家”的历程是很长久且坎坷的,他们或许是目标明确所以要做出点成绩,他们或许是根本没有目标只是因为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心无旁骛,他们或许是介于有目标和无目标之间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一生所爱。
无论他们通过什么途径,通过什么方式,他们成为了一个“大家”,这真的是他们一开始生下来的使命吗?
我认为不是,当然你可以认为是,毕竟思考自由,言论也自由。
我认为,人自从生下来就没有意义,这只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是本能的结果。但是因为人会思考,成为了食物链的最顶端,同时也产生了智慧,这些智慧会让你去寻找一些意义,但是真的有意义吗,或许有,也或许没有。
这个就是每个人怎么看待生命了,我可能生下来最大的意义,就是成为一个读书好的人,然后上个名牌大学,然后有份稳定的工作,赚很多很多钱,然后结婚生子,然后在自己的城市里好好过日子,孝顺父母,自己也做个好母亲罢了,绵延后代(我生在上海,养在上海,对比中国来说,绝对算是天花板的条件了)。
哈哈哈哈,是不是很好笑?或许在我很小的时候,谈到梦想的时候,还会大言不惭的幻想我要成为一个考古学家!
人生很奇妙,我现在只有34岁,我或许已经经历了我人生的1/3,但是效率极其之高,因为这个30多年,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30年,我认为我赶上了这波改革浪潮,我经历了上海从“发展中城市”改变到“现代化世界级城市”,我经历了中国从“互联网山寨王”改变到“宇宙级互联网连通”国家,我经历了“跟随父母规定的人生路”改变到“自我觉醒的人生路”。
如果换个角色,比如一个欧洲人,我相信和我同期的30+岁的欧洲人,是不会有我这种经历的,因为他们的国家已经停滞很久了。我很庆幸自己亲眼目睹了很多事,也亲身感受了很多事。
所以拉回来,说到生命的意义,我认为还是一句话,就是享受你此刻的身份,享受你此刻的环境,享受你此刻拥有的一切。你就像一个玩游戏的人,在你的生命这有限的几万天内中不断的玩玩这个,玩玩那个。
我以前一直认为有目标的人生是充实的,是有意义的,但是其实你发现没有目标,你也能发现人生是充实的,也是有意义的。
因为在此时此刻,终有你自己,能感受到你的感受。而那些成为名垂千古的人,或许你应该利用他们作为你这辈子前半生该努力的目标,因为努力了才会有体验和经历,然后再去感受你的感受。
但说句不好听的,什么时候太阳系被宇宙黑洞吸入的那一刻,人类文明应该都不复存在。我相信如果有外星人,他们也不太会跑来问你:“你知道爱因斯坦是哪个,我要和他聊一聊”吧。just kidding。
ok,所以极限环境的思维模型,如果运用到你有目标的工作中,你有目标的人生中,还是非常可圈可点的一个工具,希望大家可以用好他,去完成自己人生的使命。
我是歪姐,每天分享1个思维模型,成功不会离你太遥远。感恩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
#智慧# #思维模型# #芒格#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