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刍式思维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朋友的争执已经过去,却还是反覆回忆那些细节;又或者明明已经分手,但是相处的一幕幕却在脑海里上演。你不断的体会不甘与愤怒,幻想着当时能有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你清楚这种反复的思考不会改变既定的结局,却总是摆脱不了。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Rumination(反刍式思维)”,意指某个人过分沈溺于消极的思想中,反过来又会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自我聚焦的反刍会增加悲伤,焦虑和沮丧的感觉,更不好的是反刍的人会比较容易转移其攻击、波及无辜的旁观者。
关于 Rumination(反刍)这一词,其实源于动物将胃内的食物倒流回口腔内再次咀嚼的行为,但用在人的思考模式下,被称为“反刍式思考”,亦是一种反思。不过,反刍式思考经常是令人痛苦的想法,它让人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反而对人生没有太多正向的帮助,还会进而否定自己。
研究发现忧郁症患者的反刍性思考更频繁,而这些消极、负面的反覆想法与忧郁症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有关联。这个研究,是想知道在没有任何外在情绪性刺激的情况下,忧郁症患者处理与“自我有关讯息”的脑电波,是否与一般人不同,以及这样的脑部活动与忧郁反刍性思考的关联性。
我们的大脑构造十分奇妙,可以说它聪明,也可以说它很笨。当一件预期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大脑会想要马上知道原因,怎么找呢?从过去的经验里面去找:我本来就是个容易紧张的人……然后,反刍式思维就开始了。这是大脑很聪明的地方,它会从我们的经验中去筛选,答对的机率会比较高。但这也是它很笨的地方,只会从过去经验中去选择,在经验之外的,大脑很难想到;或者,如果你的经验都是负面的,大脑也只能从这些经验中去挑选。
反刍 (rumination)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名词,有些动物,像牛或羊有好几个胃室,所以牠们平常会把食物存放在胃室里,有空的时候就让食物从胃倒流到嘴巴里嚼一嚼,然后再流回胃,流到嘴巴嚼一嚼,重复运作。
而当一个想法被不停重复而或许纠结细节的时候,每次总结出的答案就会不同,这样反覆循环下去,很难让人不紧张、不沮丧。
这样的反刍机制一旦开启了,是很难停下来的,同时,也会占据大脑的记忆体空间,影响我们对于其他事情的思考,让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反刍式思维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就算没有童年创伤、家庭阴影,你也随时可能因此陷入情绪低谷。当反刍思考发生时,并不需要试图压抑它,而是要去寻找事件背后的意义,并且可以透过改变呼吸、运动、转换心中视角、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有效缓解它所带来的坏影响。只要经过不断练习,我们可以与“反刍思考”为友,将之转化为“精致化反刍”的正向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自信,发现全新的可能性,并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