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的不同—妒忌他人or善待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处在二十岁出头,大学毕业,慢慢的朋友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显现出来。而好朋友之间的嫉妒心理也越来越明显。

从前无话不谈的朋友,在这个路口却没有想着一起跨过,而是彼此嫉妒拼命的向对方表现出自己的优越。

如果朋友之间只剩下妒忌心理,而少了爱少了关心少了可以一起分享快乐的心境。那朋友之间的相处必定是消耗得。这样会消耗掉彼此之间的能量,不是想着怎么对对方好,而是彼此攀比。

彼此之间不能分享喜悦,但看到你过的不好,就会拼命的安慰你,你过的好和她分享喜悦,她都没有回应。你会不会难过?而我应该会很难过吧。

同时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已经学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所觉察。

如果任由这种情绪发展,对我们自己不会有任何好的影响。

我们不必想着怎么去维系这份感情,因为人真正的改变是自己内心要求改变努力变好。而不是旁人的说教就会改变的。

我们能做到就是当自己有情绪时停下来觉察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仔细与自己内心对话,找到这种情绪发生的真实原因,重复练习,大脑就会改变建立新的神经回路,改变你的思考方式。

勇敢去结交比你优秀的朋友,让你内心感到舒服的朋友,可以督促你进步的朋友。

好好问问自己的内心,你自己是否是真正的欣赏他人,是否对他人没有嫉妒心理,是否能分享别人的喜悦。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自己就是什么样的。因为你的世界是由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真正的认识自己。

我是旅行者。这是一篇毒鸡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