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觉得感性重要,因为我觉得我今天的成长得益于兴发感动。今天与师兄聊天,突然发现我可能没有表达清楚,或者是我没有思考清楚。
在真正读叶嘉莹之前,对诗歌有兴奋的感觉是很少的。但为什么读了叶嘉莹之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呢?怎么回事?
我想了一个比喻,就是感性犹如大水池里面的水,现在需要这水去灌溉田野,但是出口却只有一个,而且非常小。理性犹如一个工具,在某处捅开了一个大口,水流源源不断地奔向田野。
叶嘉莹也并非只有兴发感动,她运用了许多西方文学理论的工具,比如说符号学。这是她有兴发感动并且能把她的兴发感动带给读者很重要的原因。
今日有一收获,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