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明,被彻底关在家里了。
从来没有切身的感受到,病毒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把这现世的状态,比作末日的狂欢,那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但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为啥,最近总是在追忆我的似水流年: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19年的求学生涯,真是往事如风,岁月如梭。
总体感觉是自己混混沌沌的,没有目标导向性,只追求尽力就好。举个例子,在这个价值观的指引下,高考没考好的我并没有特别的不高兴。个挚友说,我想你应该很不开心的吧。但是我对自己的感觉没有深切的体会。这件事对我未来的人生路实质上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但是,也许是对于未来的无知以及对于自己感觉的麻木、急于求成的心态,我没有勇气去复读。
19年的学生生涯,我也没有搞清楚学习过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只知道刷题就有用。这种方法在高中以前是很有用的,因为知识点很少,只要你刷的题够多,就一定可以对知识点的了解深入透彻。但是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没有办法你权
去刷题,因为没有别人的做法可以给你参考。需要通过现象看本质,需要自己去分析利弊、衡多条方式。
三岁看老,这句老话也挺对的。从小被问:你是喜欢被人追着逃,还是喜欢你追着别人抓。我记得我会说两个都不喜欢,如果非要选一个,那肯定是追着抓别人,因为我怕被时间追着跑,我对于压力会自然的产生逃避的想法。所以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比较豁达、乐观,也就是佛系。但是在现代职场,你会用这么一个人吗?你又不是天赋异禀,为啥别人要请你来坐看云起云落?
现在的我不太喜欢同学聚会,但是有段时间我非常乐忠,也许以后的我又会喜欢了。对于这一点,我很开心,因为我明确的知道我要什么了。这一点对于我一个只知道学习的乖乖女来说,太不容易了。尽管我喜欢凑热闹,但我发现我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享受独处,喜欢一个人,就算一个人呆着什么也不干,我也觉得内心很丰富和满足。
现代社会太过于浮躁,每个人都急急切切,神色匆匆。尤其是我,有的时候语言赶不上脑子,说出的话文不对题。这么大的人了,还是会闹笑话。其实这种马大哈的性格,都是有双面的:它可以帮你很快的忘记伤痛,但也容易让你忽略弥足珍贵的细节。
还有个毛病,那就是太敏感、多疑。不惭的说,和林妹妹的毛病有的一拼。对于自己喜欢的、在意的人或事,可以做到一个眼神就思来复去、负面情绪泛滥,甚至可以以小放大,故意说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气话。每次看红楼,对于林妹妹的遭遇总是充满了同情。以前的我还不明白,这么个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又水灵无比的林妹妹,为啥不能圆满?现在的我,有点懂了。她的世界里,她真性情、全才,但在当时的社会中,她达不到满分,甚至及格都成问题。也许她收敛一点自己的感情、收敛一点自己的性格、看淡一点结局,也许也不至于如此下场。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自己到现在还是一个爱做梦的人,我的很多动力都是来自于获得别人更好的评价。虽然我一遍一遍的跟自己说:你没有那么多观众,大家都很忙的。但我还是会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正面负面,我都在意。想想也真的挺累的。可是无法控制自己。这次趁疫情,把《计量经济学》又重新复习了一遍,虽然很多原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对于模型的认知不再那么肤浅,但我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别让别人发现自己是个渣渣。
这又是一篇意识流的文章了。
不管怎样,也算是对自己阶段性的总结和回顾吧。发现自己还是一个话旁,内心的想法还是比较丰富的。有时也还是非常短视的。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呢?当然不对。长短期是统一的,祸福相依、吃亏是福。
说了这么多,总体是希望自己余生可以抓住一些重要的东西,每天坚持一点,向前走一点,不枉父母的栽培。
说到父母,心里总是有千万个对不起。对不起,你们的女儿不够优秀,不能让你们自豪;对不起,你们的女儿不想长大,总是习惯逃避,导致到现在有些想法还是很幼稚;对不起,你们的女儿不够自信,不够果断,不够坚强,不够勇敢......
有的时候,我可以老气横秋的吟诵苏东坡的诗词,并深以为然,与他共鸣;有的时候,我又可以短视到火冒三丈,不管不顾,只顾自己解气。想想也蛮搞笑的,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呢。
既然是这么一个矛盾综合体的性格,回到开篇的那个问题,如果这是末日的狂欢,你会怎么抉择?我想我多半还是会窝在家里,静静的等待。因为讨厌选择的我,只需要等到别人帮我做好选择就行了,不是吗?还是那句话,希望自己可以Believe in myself and be strong in heart!
Best wishes for you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