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两地人民共敬的英雄(2)

在我们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角杯乡吴王村的黄河岸边上,坐落着一座古渡口,即吴王古渡,始建于公元前636年,由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所建,兴于两汉,盛于大唐,明、清时代与禹门渡、风陵渡并驾齐名,号称黄河三渡。

吴王村东城门上有一城楼,矗立高耸,上书“吴王古渡”四字。吴王村西依黄河,南北沟壑纵横,东边筑有城墙,高两丈余,底厚一丈,只有东门是出入该村的必由之路,因吴王古渡险要的地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05年魏王豹反汉降楚,屯兵古渡,更其名为“魏王寨”,当时的练兵场、点将台遗址尚在。据说在魏王寨不远的地方有两个东西对峙的村庄,名叫东、西齐永,两村原是一个庄,名叫齐王寨,相传那是齐王韩信率兵渡河后攻打魏王时驻扎过的地方。

关于韩信攻打安邑时的传说,在《史记》中,就有韩信“安邑之战”的记载。这次战争,其实就是韩信东渡黄河,攻占吴王古渡,消灭魏王豹之战。

据记载,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楚汉两军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一线形成对峙,结果项羽打败了刘邦,魏文豹见刘邦一败涂地,便归楚反汉。魏文豹率兵踞于河东(今山西运城),南下可切断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与荥阳、成皋一线汉军的联络,与楚军形成对汉军的前后夹击之势,向西则可直取关中。为解除侧翼威胁,当年八月,汉高祖刘邦先遣谋士郦食其游说魏文豹未成,即以韩信为左丞相,率骑将灌婴、步将曹参等攻打魏文豹。魏文豹陈兵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封锁黄河渡口临晋关(山西、陕西黄河古渡口),以阻止汉军东渡黄河。汉军在韩信的带令下来到地势险要的蒲坂,韩信见这里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经过他的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他叫部队在蒲板对岸安营扎寨,白天叫士兵们练兵练到气喘吁吁,夜里士兵们高举火把做出一副要强渡黄河的样子,暗地里将汉军的主力部队慢慢向北面转移,主力直奔临晋关上游百余里处的夏阳(今陕西韩城),乘魏军无备,用木柙缚罂缶(一种简易渡河器材)迅速渡过黄河,黄河山西渡口,就是吴王古渡。魏文豹率军仓促迎战,并急调蒲坂之兵北上救援。九月,汉军在安邑西南击败救援的魏军,并俘获魏将王襄,袭占安邑。魏文豹率败军东奔曲阳(今河北曲阳西)。汉军乘胜追击,再破魏军,生擒魏文豹。这就是成语“声东击西”的由来。

此战,韩信出其不意灭魏,使刘邦得魏降卒补充前线,加强了对楚的正面防御,并为尔后韩信灭代、破赵、降燕、克齐,开辟北方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二千多年前,淮阴城外,中午。 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路上慢慢地走着。他不是在散...
    战国客阅读 1,116评论 0 6
  • 七个抽屉:1.先讨论有没有必要继续讨论;2.确定我们说的是不是同一个问题再讨论;3.这个问题出现的前提假设是什么;...
    曲同宁阅读 175评论 0 0
  • 拒绝别人的好意,同时也把自己关在了房子之内。 走不出来的是自己,走不进来的是他人。 一味地害怕受伤,结果也许伤的更...
    猫小公主阅读 78评论 0 0
  • 2017/07/07 (120-159) 周五 晴 #to do list# 1、TEM8✅ 2、教原4✅ 3、视...
    征人随说阅读 275评论 0 0
  • 提起画笔留下余香… 他的一生,光芒四射,鲜花漫天,他所取得的荣耀,可与伟大的“文艺复兴三杰”并驾齐...
    泡芙兮阅读 706评论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