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一首诗。
自入夏以来,雨水增多,班级一亩田里的草儿吃饱喝足,颗颗疯长,那种耀武扬威的模样,大有和玉米苗试比高的劲头。
为了遏制草的疯长,班级决定开展除草活动。我既是妈妈,又是老师,而今天恰巧两班都来除草,看来我只能私心了。去我们班打过招呼后,送儿子去他们班里一亩田除草。路上真心不好走,本来一米宽的路被各种疯长的草挤得只剩下二三十公分,最窄处需要侧着身子才能过去。有些善于借势的草儿攀上高枝竟然超过了我们的头顶。穿过“羊肠小道”终于到达儿子班级一亩田,早到的家长同学已经干了一会儿了。我和儿子赶紧带好手套做好防护就开工了。
红薯秧匍匐在地,努力向下扎根,向远处延伸,努力捍卫自己的领土不被杂草侵占。杂草也不甘示弱,见缝插针,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了红薯秧管不住的区域,见缝插针的生长。就这样杂草和红薯秧互不相让各自在蓬勃向上地生长着。
可是作为田地的管理者,我们却不能任由杂草疯长的,除掉杂草是当务之急。我教儿子找到红薯秧的根,然后把秧翻开。这样就漏出杂草然后把草拔掉就行。俗话说:庄稼活没啥学,人家咋着咱咋着。
儿子一看就会,马上就蹲下来兴致勃勃地和杂草展开了一场追逐赛。有时候,碰到比较难对付的根比较深的杂草,我会寻求儿子帮忙。儿子毫不犹豫,弯下腰,抓住草根,使出浑身力气才能拔出来。有时需要我俩合力才能把杂草拔出,呵呵,草真的“疯”了。
拔完草已经快到中午了,看着儿子脸上不断流淌的汗珠,看着他手上、裤腿上、鞋上沾的泥,问他:累吗?他抹了一下脸说:有点,但把草拔完了很开心。看着他脸上留下泥巴的痕迹,活脱脱一只小花猫,我和李老师都笑起来。
晚上,辅导儿子背诵每天古诗打卡。巧了,背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带他读了一遍以后,儿子说让我给他讲讲意思。
第一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翻译完了我问儿子理解了吗?他说懂了,就像咱今天在地里除草一样,杂草茂盛豆苗稀少。
第二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月光扛锄归去。
这句话的意思给儿子一讲他马上就明白了:从早晨开始干活到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回家,好辛苦啊。
第三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这句话的意思是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联系到我们去班级一亩田走过的那条小路,给他做了一个夹道的手势儿子马上意会,是道路狭窄,为什么狭窄呢?他说草木疯长没路了,呵呵,看来他已经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
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句话的意思是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就这样一首归园田居劳作的诗,因为一次田间劳动让儿子很容易的懂得了字里行间的意思,也明白了田间劳作的辛苦和不易。而这竟比我口干舌燥的给他描述来的理解更快更直接,画面更生动,感受更深刻。
劳动是一首诗,看似浪漫,而其实诗里描述的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生活?